2022-12-07
2022-12-03
2022-12-03
2022-12-03
2022-12-03
【628568.com--文秘】
《說文解字》,簡稱《說文》,是由東漢經(jīng)學家、文字學家許慎編著的語文工具書著作?;バ欧段木W(wǎng)今天為大家精心準備了說文解字全文及譯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原文:
古者庖犧氏之王天下也,仰則觀象于天,俯則觀法于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于是始作易八卦,以垂憲象。及神農氏,結繩為治,而統(tǒng)其事。庶業(yè)其繁,飾偽萌生。黃帝史官倉頡,見鳥獸蹄迒之跡,知分理可相別異也,初造書契。百工以乂,萬品以察,蓋取諸夬?!笁?,揚于王庭」,言文者,宣教明化于王者朝庭,「君子所以施祿及下,居德則(明)忌」也。
倉頡之初作書也,蓋依類象形,故謂之文。其后形聲相益,即謂之字。文者,物象之本;字者,言孳乳而浸多也。著于竹帛謂之書。書者,如也。以迄五帝三王之世,改易殊體,封于泰山者七十有二代,靡有同焉。
周禮:八歲入小學,保氏教國子,先以六書。一曰指事。指事者,視而可識,察而見意,「上、下」是也。二曰象形。象形者,畫成其物,隨體詰詘,「日、月」是也。三曰形聲。形聲者,以事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四曰會意。會意,比類合誼,以見指撝,「武、信」是也。五曰轉注。轉注者,建類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六曰假借。假借者,本無其事,依聲托事,「令、長」是也。及宣王太史籀,著大篆十五篇,與古文或異。至孔子書六經(jīng),左丘明述春秋傳,皆以古文,厥意可得而說也。
其后諸侯力政,不統(tǒng)于王。惡禮樂之害己,而皆去其典籍。分為七國,田疇異畝,車涂異軌,律令異法,衣冠異制,言語異聲,文字異形。秦始皇帝初兼天下,丞相李斯乃奏同之,罷其不與秦文合者。斯作倉頡篇。中車府令趙高作爰歷篇。大史令胡毋敬作博學篇。皆取史籀大篆,或頗省改,所謂小篆也。
是時,秦滅書籍,滌除舊典。大發(fā)吏卒,興戍役。官獄職務繁,初有隸書,以趣約易,而古文由此而絕矣。自爾秦書有八體:一曰大篆,二曰小篆,三曰刻符,四曰蟲書,五曰摹印,六曰署書,七曰殳書,八曰隸書。
漢興有草書。尉律:學童十七以上始試。諷籀書九千字,乃得為史。又以八體試之??ひ铺凡⒄n。最者以為尚書史。書或不正,輒舉劾之。今雖有尉律,不課,小學不修,莫達其說久矣。
孝宣皇帝時,召通倉頡讀者,張敞從受之。涼州刺史杜業(yè),沛人爰禮,講學大夫秦近,亦能言之。孝平皇帝時,征禮等百余人,令說文字未央廷中,以禮為小學元士。黃門侍郎揚雄,采以作訓纂篇。凡倉頡以下十四篇,凡五千三百四十字,群書所載,略存之矣。
及亡新居攝,使大司空甄豐等校文書之部。自以為應制作,頗改定古文。時有六書:一曰古文,孔子壁中書也。二曰奇字,即秦隸書。秦始皇帝使下杜人程邈所作。五曰繆篆,所以摹印也。六曰鳥蟲書,所以書幡信也。
壁中書者,魯共王壞孔子宅,而得禮記、尚書、春秋、論語、孝經(jīng)。又北平侯張蒼獻春秋左氏傳??嗤谏酱ǖ枚σ?,其銘即前代之古文,皆自相似。雖叵復見遠流,其詳可得略說也。
而世人大共非訾,以為好奇者也,故詭更正文,鄉(xiāng)壁虛造不可知之書,變亂常行,以耀于世。諸生競逐說字,解經(jīng)誼,稱秦之隸書為倉頡時書,云:「父子相傳,何得改易!」乃猥曰:「馬頭人為長,人持十為斗,蟲者,屈中也?!雇⑽菊f律至以字斷法:「苛人受錢,苛之字止句也。」若此者甚眾,皆不合孔氏古文,謬于史籀。鄙夫俗儒,翫其所習,蔽所希聞。不見通學,未嘗睹字例之條。怪舊埶而善野言,以其所知為秘妙,究洞圣人之微恉。又見倉頡篇中「幼子承詔」,因曰:「古帝之所作也,其辭有神仙之術焉。」其迷誤不諭,豈不悖哉!
書曰:「予欲觀古人之象」言必遵修舊文而不穿鑿??鬃釉唬骸肝岐q及史之闕文,今亡矣夫?!股w非其不知而不問。人用己私,是非無正,巧說邪辭,使天下學者疑。蓋文字者,經(jīng)藝之本,王政之始。前人所以垂后,后人所以識古。故曰:「本立而道生?!怪煜轮临懚豢蓙y也。今敘篆文,合以古籀。博采通人,至于小大。信而有證,稽撰其說。將以理群類,解謬誤,曉學者,達神恉。分別部居,不相雜廁也。萬物咸睹,靡不兼載。厥誼不昭,爰明以喻。其稱易孟氏、書孔氏、詩毛氏、禮周官、春秋左氏、論語、孝經(jīng),皆古文也。其于所不知,蓋闕如也。
譯文:
往古的時侯,伏犧氏治理天下,(他)仰觀天象,俯察地理,觀察鳥獸的形象和大地的脈理,近的取法自身,遠的取于它物,在這個基礎上,才創(chuàng)作了《易》和八卦,用卦象示人吉兇。到了神農氏的時代,使用結繩記事的辦法治理社會,管理當時的事務,社會上的行業(yè)和雜事日益繁多,掩飾作偽的事兒也發(fā)生了。(到了黃帝的時代,)黃帝的史官倉頡看到鳥獸的足跡,悟出紋理有別而鳥獸可辨,因而開始創(chuàng)造文字。(文字用于社會之后,)百業(yè)有定,萬類具明。倉頡造字的本意,大概取意于《夬卦》,《夬卦》說,臣子應當輔佐君王,使王政暢行。這就是說,倉頡創(chuàng)造文字是為了宣揚教令、倡導風范,有助于君王的施政。君王運用文字工具,更便于向臣民施予恩澤,而臣民應以立德為本,切不可自恃具有文字之工去撈取爵祿。
倉頡初造文字,是按照物類畫出形體,所以叫做「文」,隨后又造出合體的會意字、形聲字,以擴充文字的數(shù)量,這些文字就叫做「字」。叫它為「字」,是說它來自「文」的孳生,使文字的數(shù)量增多。把文字寫在竹簡、絲帛上,叫做「書」?!笗挂馕吨鴮懯孪衿涫?。(文字)經(jīng)歷了「五帝」、「三王」的漫長歲月,有的改動了筆畫:有的造了異體,所以在泰山封禪祭天的七十二代君主留下的石刻,字體各不相同。
《周禮》規(guī)定八歲的士族子弟進入初等學館學習,學官教育他們,先教「六書」。《「六書」的名稱,)第一叫指事,指事的含義是:字形、結構看起來認得,但須經(jīng)過考察才能知道它所體現(xiàn)的字義,上下二字即屬此例。第二叫象形,象形的含義是:用畫畫的辦法畫出那個物體,筆畫的波勢曲折同自然物的態(tài)勢相一致,日月二字即屬此例。第三叫形聲,形聲的含義是,按照事物的性質和叫法,挑選可相比譬的聲符和義符組成文字,江河二字即屬此例。第四叫會意,會意的含義是:比聯(lián)起事理有關的字素,構成文字;摻合字素的意義,可以得知新字的字義或旨趨,武信二字即屬此例。第五叫轉注,轉注的含義是:立一字為頭、為根,創(chuàng)制類屬字,類屬字對根字的形音義有所承襲,與根字意義相通,考老二字即屬此例。第六叫假借,假借的含義是:沒有為某事某物造字,而按照某事某物的叫法,找一個同音字代表它,令長二字即屬此例。
到了周宣王的太史籀整理出大篆十五篇,籀文同古文有了差異。(不過古文尚在通行,)一直到(春秋末年)孔子寫「六經(jīng)」,左丘明著《左傳》都還在使用古文;古文的形體、意義仍為學者們所通曉。再往后(到了戰(zhàn)國),諸侯們依靠暴力施政,不服從周天子;他們憎惡禮樂妨害自己,都拋棄典籍(各行其是)。中國分為七雄并峙,田畝的丈量方法相異,車子的規(guī)格尺碼不同,法令制度各有一套,衣服帽子各有規(guī)定,說起話來方音分歧,寫起字來相互乖異。
秦始皇初滅六國,丞相李斯就奏請統(tǒng)一制度,廢除那些不與秦國文字相合的字。(李斯等人負賈規(guī)范文字,)李斯寫了《倉頡篇》,中車府令趙高寫了《爰歷篇》,太史令胡毋敬寫了《博學篇》,(它們)都取用史籀大篆的字體,有些字還很作了一些簡化和改動,這種字體就是人們所說的「小篆」。這個時候,秦始皇焚燒《經(jīng)書》,除滅古籍,征發(fā)吏卒,大興戍衛(wèi)、徭役,官府衙獄事務繁多,于是產生了隸書,以使書寫趨向簡易,古文字體便從此止絕了。
從這個時候起,秦代的書法有八種體勢,第一叫大篆,第二叫小篆,第三叫刻符,第四叫蟲書,第五叫摹即,第六叫署書,第七叫殳書,第八叫隸書。漢朝建國以后有草書。
漢朝的法令規(guī)定,學童十七歲以后開始應考,能夠背誦、讀寫九千個漢字的人,才能做書史小吏;進一步是用書法「八體」考試他們。通過郡試之后,上移給中央太史令再行考試,成績最優(yōu)的人,被用為樞秘處的秘書。官吏的公文、奏章,文字寫得不正確,「尚書史」就檢舉、彈劾他們。如今條令雖在,卻停止了考核,文字之工不講習,士人不通漢字之學很久了。
漢宣帝時,征召到一位能夠讀識古文字《倉頡篇》的人,宣帝派張敞跟著那人學習。(在這以后)涼州的地方官杜業(yè),沛地人爰禮,講學大夫秦近,也能讀識古文字。漢平帝時,征召爰禮等一百多人,要他們在未央官講說文字,尊奉爰禮做「小學元士」,黃門侍郎楊雄采集大家的解說著了《訓纂篇》?!队栕肫房偫恕秱}頡篇》以來的十四部字書,計五千三百四十字,典籍所用的`字,大都收入該書了。
到了王莽執(zhí)政攝行王事的時候,他要大司空甄豐等人檢校書籍,以標榜自己盡力于制禮作樂之事。這期間對古文字很有一些改動。那時有六種字體,第一叫古文,這種文字出自孔子住宅墻壁中收藏的一批古籍;第二叫奇字,它也是古文,不過字體又同古文有別:第三叫篆書,也就是小篆:第四叫左書,即秦朝的隸書,是秦始皇使下杜人程邈創(chuàng)制的;第五叫繆篆,是用在璽符印鑒上的文字;第六叫鳥蟲書,是寫在旗幡等物上的。
魯恭王拆毀孔子住宅,(無意中)得到了《禮記》、《尚書》、《春秋》、《論語》、《孝經(jīng)》等古文典籍。(古文典籍)還有北平侯張倉所獻的《左傳》。一些郡縣、諸侯國也往往從地下發(fā)掘出前代的寶鼎和器物。它們的銘文就是前代的古文。(這些古文字資料)彼此多相似,雖說不能再現(xiàn)遠古文字的全貌,但是先秦古文字的情況卻能知道大概了。世人無知,極力否定、詆毀古文,認為古文是好奇的人故意改變現(xiàn)行文字的寫法,假托出自孔子住宅墻壁,偽造出來的不能知曉的文字;(認為古文)是詭變正字,攪亂常規(guī);(認為擁護古文的人)是想借它炫耀于世。
很有一些儒生(喜歡憑著臆斷)爭著搶著解說文字和《經(jīng)》義。他們把秦朝才有的隸書當做倉頡時代的文字,說什么「文字是父子相傳的,那里會改變昵」?他們竟然瞎說:「馬字頭作一人字是長。」「人握十是斗?!埂赶x字是屈寫中字的一豎?!拐菩坦俳庹f法令,竟至于憑著拆析字形來臆斷刑律,比如「苛人受錢」(原義是禁止恐嚇人犯,索取賄賂,「苛」是「訶」的假借字,可是)有人說,「苛」字(上為「止」,下為「句」),意思是「止句」。類似上文的例子多得不勝枚舉,(這些解說)都同孔壁中出土的古文字形不合,同史籀大篆的字體相違。粗俗淺薄的人,欣賞自己習見的東酉,對于少見的事物則格格不入,(他們)沒見過宏通的學問,不知道漢字的規(guī)律、法則,把古文典籍看成異端,把無稽之談當做真理,把自己知道的東西看得神妙至極。(他們)探究圣人著述的深意,又看到《倉頡篇》中有「幼子承詔」一句,便說《倉頡篇》是黃帝時代寫的,說那句話寓有黃帝仙去,讓幼子承嗣的深意。他們迷誤不通,能不違背事理嗎?
《尚書》記載,舜帝說;「我想看看古人繪制的圖像?!惯@話表明舜帝制訂制度,必按舊典行事,而不穿鑿附會??鬃诱f:「我還能看到史書存疑的地方?!褂终f:「(這種「存疑精神」)現(xiàn)在的人沒有了?。 梗ā复嬉伞梗┎皇亲髡咦约翰欢筒宦劜婚g,(而是擔心)人若憑著自己的猜想去解釋古史古事,那就會弄得是非沒有定準;巧言詭辯將給世上的學習、研究者造成疑團、困擾。文字是經(jīng)史百家之書的根基,是推行王道的首要條件,前人用它記述自己的經(jīng)驗傳示給后人,后人依靠它認識古代的歷史。孔子說「本立而道生」,這是因為(確立了根本)能使人懂得世上最深奧的道理,而不會再受困擾?,F(xiàn)在我敘列篆文,參照古文、籀文,博采諸家之說,做到出言無論大小,都確鑿有證,在考稽的基礎上撰寫出自己的說解。我想用這部書總編萬物,剖辨謬誤,使學習的人了悟(文字的本原),通達文字的妙意。我采用分立部首、以部首系聯(lián)字頭的辦法編排文字,使它們不相錯雜。萬事萬物都能從本書里見到,沒有哪一樣不涉及、不記載的。遇到讀者不易明了的事物,我就援用可資說明的東西比喻它。書中提到孟喜的《易經(jīng)》,孔安國的《尚書》,毛亨的《詩經(jīng)》以及《周禮》《左傳》《論語》《孝經(jīng)》等,都指古文版本。遇到我不知道的事物,就告缺不論。……
《敘》文開列了十四篇五百四十部的目錄。(本書收編漢字)九千三百五十三個,重文一千一百六十三個,解說詞總計十三萬三千四百四十一字。本書在部首排列上,把「一」部放在開頭,編排漢字按照「類」相同則相聚的原則進行,使事物按照群體分開;「同條」者牽屬一處,「同理」者貫連一起,排字有序,不相雜亂,依據(jù)字形逐個地系聯(lián)字頭;從「一」字起頭,申引、系聯(lián)開去,探究了上萬個漢字的造字本原;把「亥」字列在篇末,從而可知變化至于窮極而復歸于「一」。
時在漢朝,圣德熙熙,燦如日明,光武皇帝上承天命,躬行堯帝之道創(chuàng)建了大業(yè),中華內外盡受漢皇之恩,這恩澤如雨如潮極大極盛。(皇家)隆興學業(yè),選拔人才不遺細民百姓;學士們知道治學之要,研討(文字非常)精深,他們的見解可以傳示后人(所以我采編以成此書)。這時是漢和帝永元十二年正月初一。
我是許氏的苗裔,祖宗應從炎帝、神農算起。遠祖縉云氏輔佐過黃帝,遠祖共工氏的帝位被高辛氏接替,遠祖太岳氏輔佐夏禹,太岳氏的后人呂叔護衛(wèi)周朝,被周天子分封到許,托庇祖宗護佑,許氏世代相繼。自那以后許家又從許地遷到汝南,從此我的嫡宗就住在汝水邊。
我仰慕圣人,不揣冒昧想挨近圣人之門。圣門高大得怎樣?像南山一樣崔巍。我想中途作罷,但又不能。我已經(jīng)用盡了魯鈍之才,可惜「道味」未通,聽到「疑」也只能記個「疑」。我推演圣人造字之意,編述了自己的淺薄見解。我對這門學問懂得不多,倘若有明顯錯誤,希望通家糾正它。
《說文解字》是我國第一部分析字形、考究字源的文字學專著,是我國語文學史上的一部輝煌巨著,也是世界第一部大字典。
據(jù)說在1926年,只有郭沫若一人能看懂*骨文,因為他讀了《說文解字》。曾在書中看到這樣一句話“如果說秦始皇用武力統(tǒng)一了*,那么許慎則用一部書統(tǒng)一了*的文字,規(guī)范了漢字的形、音、義,也規(guī)范了一種文化的框架。”作為小學的語文老師更應該去研讀。
據(jù)統(tǒng)計,漢字共有約十萬個,可謂浩如煙海。要想對其進行全面的解析,既無可能。所以《線裝經(jīng)典》編委會編寫的這本《說文解字》一書以獨特的視角,選取了約三百個有代表*的漢字,分三章進行了詳細而深入的分析:第一章為“最讓人驚訝的漢字”,解析了一百多個典型的本義和今義全然不同的漢字;第二章為“最‘漢’的漢字,通過對每個字的解析,系統(tǒng)闡釋*陽五行、八卦、干支、十二生肖以及五常這些最能代表*傳統(tǒng)文化和價值體系的概念;第三章中解析的是“生”、“老”、|“病”、“死”等最具代表*與人生關系最為密切的漢字。每個字的解析有分四個版塊:
第一個版塊中主要闡述該字的字音和基本義。
第二個版塊為“漢字溯源”從原始字形入手,對漢字進行尋根探源。此版塊讓我知道很多漢字的字源,并知道我們的祖先在創(chuàng)造漢字這一偉大業(yè)績中所表現(xiàn)出來的驚人智慧,認識中華文明古國五千多年來的燦爛文化;懂得字源,有助于我們探索每個字的演變過程,認識*古代的社會結構、工農生產、*事交通、宗教信仰、文化藝術等歷史面貌。
第三個版塊為“字形演變”。此版塊讓我知道“*骨文”又稱“契文”、“龜*文”或“龜*獸骨文”,是*的一種古代文字。由于*骨文主要是用尖*刻寫在龜*獸骨文上的,而龜*獸骨文非常堅硬,所以筆畫以直折為主,很少圓轉,寫法上沒有定型,大小不一,隨意*大,但線條細而均勻。迄今共發(fā)現(xiàn)了約15萬片*骨文,其單字有4500多個,已經(jīng)成功識讀的約有1500個,其中主體符號約有300個。漢字就是根據(jù)這些符號排列組合的,所以*骨文是我們認識漢字的形、音、義的重要途徑。
“金文”是鑄刻在青銅上的文字,所以又叫“鐘鼎文”,起源于商末,盛行于西周,一直沿用至漢代。與*骨文相比,金文筆道肥粗,彎筆多,團塊多。
“小篆”是*第一次有系統(tǒng)的將文字的書體標準化。是在秦始皇統(tǒng)一*后推行“書同文,車同軌”統(tǒng)一度量衡的政策,由宰相李斯負責,廢除六國文字中各種和秦國文字不同的形體,并將秦國固有的篆文形體進行省略刪改,同時吸收民間文字中一些簡體、俗字體,加以規(guī)范,就成一種新的字體—小篆。
“隸書”隸書的出現(xiàn)是*文字的又一次大改革,使*的書法藝術進入了一個新的境界,是漢字演變史上的一個轉折點,奠定了楷書的基矗隸書去繁就簡,字形變圓為方,筆劃改曲為直。改"連筆"為"斷筆",從線條向筆劃,更便于書寫。風格也趨多樣化,極具藝術欣賞的價值。
第四版塊是“字義轉化”。此版塊讓我明白了很多漢字字形的本義以及引申義。
這本書讓我受益匪淺,更多的了解了漢字的構字規(guī)律,了解中華民族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文化傳統(tǒng),在對每個字的解讀過程中,我知道了用傳統(tǒng)文化來分析漢字的構造,理解漢字的形、音、義,為以后進行的低年級識字教學打下了基礎。
1月29日,爸爸給我捧來一本特別大的書,里面講的是很多漢字的由來。好多漢字的介紹都令我驚詫不已,拿“我”字為例。書上說這個原本是用來自己稱呼自己的字的本義居然是殺人的武器!還真把我嚇了一身冷汗。后來,通過后面的介紹文字,我漸漸明白了。原來進入戰(zhàn)國時期后,這種殺人的兇器被淘汰了。漢唐以后,他就被普遍借用為第一人稱代詞,并逐漸取代了“余”、“予”、“吾”等舊第一人稱代詞。
就像前言說的一樣:“這些,乍一聽來簡直不可思議。但若靜下心來仔細品味,就會獲得一種頓悟的釋然。”我也頗有這樣的感覺。每當直接告訴你意思時,你總不禁愕然。然而,每當文后的介紹文字讓你理清思路,重新思考的時候,你總會有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我認為,它就相當于新華字典的完整版。字典告訴你字義,它則告訴你更深的一層——字的由來。要是不讀它,你就無法在古老的文章里自由穿梭;要是不讀它,你就無法徹底認識漢字;要是不讀它,你就無法獲得更多的知識;要是不讀它你就無法了解*骨文、金文等各種古老文字背后的故事。
《說文解字》令人懂得漢字的真理,它就像一位年逾古稀的老人想把他有生之年所有的故事都將給孫子,重孫子聽。我們應該滿足這樣的“老人”,讓他把一個小小的漢字聯(lián)系起來的龐大的故事全部傳授予我們。這也就是知識的奧秘。
許慎(約58年—約147年),字叔重,東漢汝南召陵(今河南召陵區(qū))人,由郡功曹舉孝廉,再遷,除洨長,入為太尉南閣祭酒。嘗從賈逵受古學,博通經(jīng)籍,時人為之語曰“五經(jīng)無雙許叔重”。所著除《說文解字》外,還有《五經(jīng)異義》《淮南鴻烈解詁》等書,今皆散佚。清人有輯本。
《說文解字》,簡稱《說文》。作者為許慎。是中國第一部系統(tǒng)地分析漢字字形和考究字源的字書,也是世界上很早的字典之一。編著時首次對“六書”做出了具體的解釋。
《說文解字》是首部按部首編排的漢語字典。原書作于漢和帝永元十二年(100年)到安帝建光元年(121年)。宋太宗雍熙三年,宋太宗命徐鉉、句中正、葛湍、王惟恭等同?!墩f文解字》,分成上下共三十卷,奉敕雕版流布,后代研究《說文》多以此版為藍本,如:清代的段玉裁注釋本即用此版《說文》為底稿而加以注釋。原文以小篆書寫,逐字解釋字體來源.全書共分540個部首.收字9353個.另有“重文”(即異體字)1163個.共10516字?!墩f文解字》是科學文字學和文獻語言學的奠基之作,在中國語言學史上有極其重要的地位。
往古的時侯,伏犧氏治理天下,(他)仰觀天象,俯察地理,觀察鳥獸的形象和大地的脈理,近的取法自身,遠的取于它物,在這個基礎上,才創(chuàng)作了《易》和八卦,用卦象示人吉兇。到了神農氏的時代,使用結繩記事的辦法治理社會,管理當時的事務,社會上的行業(yè)和雜事日益繁多,掩飾作偽的事兒也發(fā)生了。(到了黃帝的時代,)黃帝的史官倉頡看到鳥獸的足跡,悟出紋理有別而鳥獸可辨,因而開始創(chuàng)造文字。(文字用于社會之后,)百業(yè)有定,萬類具明。倉頡造字的本意,大概取意于《夬卦》,《夬卦》說,臣子應當輔佐君王,使王政暢行。這就是說,倉頡創(chuàng)造文字是為了宣揚教令、倡導風范,有助于君王的施政。君王運用文字工具,更便于向臣民施予恩澤,而臣民應以立德為本,切不可自恃具有文字之工去撈取爵祿。
倉頡初造文字,是按照物類畫出形體,所以叫做「文」,隨后又造出合體的會意字、形聲字,以擴充文字的數(shù)量,這些文字就叫做「字」。叫它為「字」,是說它來自「文」的孳生,使文字的數(shù)量增多。把文字寫在竹簡、絲帛上,叫做「書」?!笗挂馕吨鴮懯孪衿涫?。(文字)經(jīng)歷了「五帝」、「三王」的漫長歲月,有的改動了筆畫:有的造了異體,所以在泰山封禪祭天的七十二代君主留下的石刻,字體各不相同。
《周禮》規(guī)定八歲的士族子弟進入初等學館學習,學官教育他們,先教「六書」?!丁噶鶗沟拿Q,)第一叫指事,指事的含義是:字形、結構看起來認得,但須經(jīng)過考察才能知道它所體現(xiàn)的字義,上下二字即屬此例。第二叫象形,象形的含義是:用畫畫的辦法畫出那個物體,筆畫的波勢曲折同自然物的態(tài)勢相一致,日月二字即屬此例。第三叫形聲,形聲的含義是,按照事物的性質和叫法,挑選可相比譬的聲符和義符組成文字,江河二字即屬此例。第四叫會意,會意的含義是:比聯(lián)起事理有關的字素,構成文字;摻合字素的意義,可以得知新字的字義或旨趨,武信二字即屬此例。第五叫轉注,轉注的含義是:立一字為頭、為根,創(chuàng)制類屬字,類屬字對根字的形音義有所承襲,與根字意義相通,考老二字即屬此例。第六叫假借,假借的含義是:沒有為某事某物造字,而按照某事某物的叫法,找一個同音字代表它,令長二字即屬此例。
到了周宣王的太史籀整理出大篆十五篇,籀文同古文有了差異。(不過古文尚在通行,)一直到(春秋末年)孔子寫「六經(jīng)」,左丘明著《左傳》都還在使用古文;古文的形體、意義仍為學者們所通曉。再往后(到了戰(zhàn)國),諸侯們依靠暴力施政,不服從周天子;他們憎惡禮樂妨害自己,都拋棄典籍(各行其是)。中國分為七雄并峙,田畝的丈量方法相異,車子的規(guī)格尺碼不同,法令制度各有一套,衣服帽子各有規(guī)定,說起話來方音分歧,寫起字來相互乖異。
秦始皇初滅六國,丞相李斯就奏請統(tǒng)一制度,廢除那些不與秦國文字相合的字。(李斯等人負賈規(guī)范文字,)李斯寫了《倉頡篇》,中車府令趙高寫了《爰歷篇》,太史令胡毋敬寫了《博學篇》,(它們)都取用史籀大篆的字體,有些字還很作了一些簡化和改動,這種字體就是人們所說的「小篆」。這個時候,秦始皇焚燒《經(jīng)書》,除滅古籍,征發(fā)吏卒,大興戍衛(wèi)、徭役,官府衙獄事務繁多,于是產生了隸書,以使書寫趨向簡易,古文字體便從此止絕了。
從這個時候起,秦代的書法有八種體勢,第一叫大篆,第二叫小篆,第三叫刻符,第四叫蟲書,第五叫摹即,第六叫署書,第七叫殳書,第八叫隸書。漢朝建國以后有草書。
漢朝的法令規(guī)定,學童十七歲以后開始應考,能夠背誦、讀寫九千個漢字的人,才能做書史小吏;進一步是用書法「八體」考試他們。通過郡試之后,上移給中央太史令再行考試,成績最優(yōu)的人,被用為樞秘處的秘書。官吏的公文、奏章,文字寫得不正確,「尚書史」就檢舉、彈劾他們。如今條令雖在,卻停止了考核,文字之工不講習,士人不通漢字之學很久了。
漢宣帝時,征召到一位能夠讀識古文字《倉頡篇》的人,宣帝派張敞跟著那人學習。(在這以后)涼州的地方官杜業(yè),沛地人爰禮,講學大夫秦近,也能讀識古文字。漢平帝時,征召爰禮等一百多人,要他們在未央官講說文字,尊奉爰禮做「小學元士」,黃門侍郎楊雄采集大家的解說著了《訓纂篇》?!队栕肫房偫恕秱}頡篇》以來的十四部字書,計五千三百四十字,典籍所用的字,大都收入該書了。
到了王莽執(zhí)政攝行王事的時候,他要大司空甄豐等人檢校書籍,以標榜自己盡力于制禮作樂之事。這期間對古文字很有一些改動。那時有六種字體,第一叫古文,這種文字出自孔子住宅墻壁中收藏的一批古籍;第二叫奇字,它也是古文,不過字體又同古文有別:第三叫篆書,也就是小篆:第四叫左書,即秦朝的隸書,是秦始皇使下杜人程邈創(chuàng)制的;第五叫繆篆,是用在璽符印鑒上的文字;第六叫鳥蟲書,是寫在旗幡等物上的。
魯恭王拆毀孔子住宅,(無意中)得到了《禮記》、《尚書》、《春秋》、《論語》、《孝經(jīng)》等古文典籍。(古文典籍)還有北平侯張倉所獻的《左傳》。一些郡縣、諸侯國也往往從地下發(fā)掘出前代的寶鼎和器物。它們的銘文就是前代的古文。(這些古文字資料)彼此多相似,雖說不能再現(xiàn)遠古文字的全貌,但是先秦古文字的情況卻能知道大概了。世人無知,極力否定、詆毀古文,認為古文是好奇的人故意改變現(xiàn)行文字的寫法,假托出自孔子住宅墻壁,偽造出來的不能知曉的文字;(認為古文)是詭變正字,攪亂常規(guī);(認為擁護古文的人)是想借它炫耀于世。
很有一些儒生(喜歡憑著臆斷)爭著搶著解說文字和《經(jīng)》義。他們把秦朝才有的隸書當做倉頡時代的文字,說什么「文字是父子相傳的,那里會改變昵」?他們竟然瞎說:「馬字頭作一人字是長?!埂溉宋帐嵌贰!埂赶x字是屈寫中字的一豎?!拐菩坦俳庹f法令,竟至于憑著拆析字形來臆斷刑律,比如「苛人受錢」(原義是禁止恐嚇人犯,索取賄賂,「苛」是「訶」的假借字,可是)有人說,「苛」字(上為「止」,下為「句」),意思是「止句」。類似上文的例子多得不勝枚舉,(這些解說)都同孔壁中出土的古文字形不合,同史籀大篆的字體相違。粗俗淺薄的人,欣賞自己習見的東酉,對于少見的事物則格格不入,(他們)沒見過宏通的學問,不知道漢字的規(guī)律、法則,把古文典籍看成異端,把無稽之談當做真理,把自己知道的東西看得神妙至極。(他們)探究圣人著述的深意,又看到《倉頡篇》中有「幼子承詔」一句,便說《倉頡篇》是黃帝時代寫的,說那句話寓有黃帝仙去,讓幼子承嗣的深意。他們迷誤不通,能不違背事理嗎?
《尚書》記載,舜帝說;「我想看看古人繪制的圖像。」這話表明舜帝制訂制度,必按舊典行事,而不穿鑿附會。孔子說:「我還能看到史書存疑的地方?!褂终f:「(這種「存疑精神」)現(xiàn)在的人沒有了啊!」(「存疑」)不是作者自己不懂就不聞不間,(而是擔心)人若憑著自己的猜想去解釋古史古事,那就會弄得是非沒有定準;巧言詭辯將給世上的學習、研究者造成疑團、困擾。文字是經(jīng)史百家之書的根基,是推行王道的首要條件,前人用它記述自己的經(jīng)驗傳示給后人,后人依靠它認識古代的歷史。孔子說「本立而道生」,這是因為(確立了根本)能使人懂得世上最深奧的道理,而不會再受困擾?,F(xiàn)在我敘列篆文,參照古文、籀文,博采諸家之說,做到出言無論大小,都確鑿有證,在考稽的基礎上撰寫出自己的說解。我想用這部書總編萬物,剖辨謬誤,使學習的人了悟(文字的本原),通達文字的妙意。我采用分立部首、以部首系聯(lián)字頭的辦法編排文字,使它們不相錯雜。萬事萬物都能從本書里見到,沒有哪一樣不涉及、不記載的。遇到讀者不易明了的事物,我就援用可資說明的東西比喻它。書中提到孟喜的《易經(jīng)》,孔安國的《尚書》,毛亨的《詩經(jīng)》以及《周禮》《左傳》《論語》《孝經(jīng)》等,都指古文版本。遇到我不知道的事物,就告缺不論。……
《敘》文開列了十四篇五百四十部的目錄。(本書收編漢字)九千三百五十三個,重文一千一百六十三個,解說詞總計十三萬三千四百四十一字。本書在部首排列上,把「一」部放在開頭,編排漢字按照「類」相同則相聚的原則進行,使事物按照群體分開;「同條」者牽屬一處,「同理」者貫連一起,排字有序,不相雜亂,依據(jù)字形逐個地系聯(lián)字頭;從「一」字起頭,申引、系聯(lián)開去,探究了上萬個漢字的造字本原;把「亥」字列在篇末,從而可知變化至于窮極而復歸于「一」。
時在漢朝,圣德熙熙,燦如日明,光武皇帝上承天命,躬行堯帝之道創(chuàng)建了大業(yè),中華內外盡受漢皇之恩,這恩澤如雨如潮極大極盛。(皇家)隆興學業(yè),選拔人才不遺細民百姓;學士們知道治學之要,研討(文字非常)精深,他們的見解可以傳示后人(所以我采編以成此書)。這時是漢和帝永元十二年正月初一。
我是許氏的苗裔,祖宗應從炎帝、神農算起。遠祖縉云氏輔佐過黃帝,遠祖共工氏的帝位被高辛氏接替,遠祖太岳氏輔佐夏禹,太岳氏的后人呂叔護衛(wèi)周朝,被周天子分封到許,托庇祖宗護佑,許氏世代相繼。自那以后許家又從許地遷到汝南,從此我的嫡宗就住在汝水邊。
我仰慕圣人,不揣冒昧想挨近圣人之門。圣門高大得怎樣?像南山一樣崔巍。我想中途作罷,但又不能。我已經(jīng)用盡了魯鈍之才,可惜「道味」未通,聽到「疑」也只能記個「疑」。我推演圣人造字之意,編述了自己的淺薄見解。我對這門學問懂得不多,倘若有明顯錯誤,希望通家糾正它。
【說文解字全文及譯文】相關文章:
2、讀中國全文朗誦稿
3、七一講話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