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2-07
2022-12-03
2022-12-03
2022-12-03
2022-12-03
【628568.com--文秘】
重溫入黨時,時光荏苒、光陰似箭,有些經(jīng)歷隨著歲月的沉淀已經(jīng)變得模糊不清,但是有些經(jīng)歷有些記憶卻在時間的浸潤下越發(fā)光彩熠熠。本站精心為大家整理我的入黨故事范文大全,希望對你有幫助。1**0年4月7日是我一生難忘的日子。這天,我加入了中國共產(chǎn)黨,實現(xiàn)了自己追求的夙愿,也是我人生新的起點。
1**8年4月,我光榮地參加了中國人民解放軍。在部隊的大熔爐里,我積極要求上進,于68年年底向連黨支部提出了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的書面申請。
此后,通過聽黨課、學黨章,我不斷加深了對黨的理想宗旨、組織紀律、黨員標準的理解和認識,并努力以黨員的標準要求自己,爭取早日成為一名光榮的共產(chǎn)黨員。我所在的收信臺黨小組長和黨員經(jīng)常與我談心。特別是與黨員李德貴(我的入黨介紹人)談心時,他每次都會毫不掩飾地指出我的缺點和不足,并幫助我分析利弊后果。每當我心里感到不舒服,為自己作辯解時,他一句話就把我擋回了去:“你既然申請入黨,就應該用黨員而不是一般戰(zhàn)士的標準衡量自己的言行”。這句話,時時激勵著我努力按照黨員的標準來指導、衡量自己的言行。在參加政治學習,我認真思考,做好學習筆記,積極發(fā)言;
參加建校勞動,我不怕臟、不叫累、沖在前,和戰(zhàn)友們一起拉磚搬瓦、搶械水泥,從不言苦;
參加業(yè)務訓練,認真刻苦,不斷提高自己的收、發(fā)報技能,使自己收、發(fā)報的速度和準確率在全臺保持前茅。1**9年春,我接到電報,老祖母病危住院。那時恰逢老兵退伍,電臺值班人手緊缺。指導員找我談心,希望我正確處理。我當時盡管心情十分難過,但最終服從了連隊的決定。在接受組織考驗的那段日子里,我漸漸地對黨員標準的認知越來越清晰了:什么是黨員標準?就是要吃苦在前,享樂在后,沖鋒在前,退卻在后,時時、事事、處處帶頭垂范;
怎樣才算是經(jīng)得起組織的考驗?就是在關鍵時刻要有敢擔當,要有犧牲精神;
在平時要分的清、擺得正個人與群眾、與集體、與組織的關系,始終把群眾、集體和組織的利益放在首位,做到克已奉公、多做貢獻。
1**0年4月7日下午,支部大會一致同意并通過了我的入黨申請。支部大會后,連隊指導員先后找我談了兩次話,特別是第二次談話,至今記憶猶新。第二次談話是指導員通知我上級黨委批準我的入黨申請時進行的。他首先重復強調了第一次談話的主要內容,對我說:組織上已經(jīng)批準你入黨了,作為一名黨員在組織上入黨是有時間的,但在思想上入黨是沒有時間的。組織上入黨是你有了一個黨員的稱號,思想上入黨是要求你要有共產(chǎn)黨員的堅定信仰和實際行動。思想上入黨是一輩子要努力的,思想上入黨要比組織上入黨更重要。他接著說:你經(jīng)過學習,應該知道我們黨有組織原則和組織紀律,這是每個黨員都必須嚴格遵守的。作為一個黨員不能自行其是,為所欲為,必須無條件地服從和嚴格遵守黨的組織原則和組織紀律。他語重心長地說:入黨后,大家對你的看法不同以往了,都會用黨員標準這把尺子來衡量你的表現(xiàn)。因此,希望你時刻牢記自己是一個共產(chǎn)黨員,發(fā)揮好黨員的帶頭、模范、橋梁作用。
入黨的那天是我人生新的起點,距今已整整46年了。我也于1**3年4月從部隊復員分配到上海海運局燃料站,先后在燃料站的海濱油庫、塘口船廠、航修站、供水船隊、站機關工作。期間,工作單位和崗位多次變動,自己都能正確對待,服從組織安排。
現(xiàn)在,我雖已退休,但46年前向黨組織提出入黨申請、接受組織考察、通過批準入黨和指導員與我的談話,至今歷歷在目。我要銘記自己在《入黨志愿書》上寫下的誓言,銘記入黨時黨組織的諄諄教導,銘記46年來黨組織的教育培養(yǎng),做到“工作退休,思想上不退休,一輩子不懈怠”,要不斷學習、堅定信念,牢記宗旨、克已奉公,努力在思想上真正入黨,在家里、在社區(qū)、在社會發(fā)揮好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做出自己應有的努力!
我出生在物質匱乏的70年代初,那時候,買布用布票,買糧用糧票,家家戶戶生活得都很簡樸。印象中“照片墻”是當時眾多家庭的“裝修”特色,我家的墻壁上除了全家福外,還掛滿了大小不一的各種獎狀,有爺爺?shù)摹职值?、還有媽媽的,來家里做客的親朋好友、鄰里街坊總是贊不絕口,我也懵懵懂懂地跟著驕傲起來,感覺那些羨慕不已的眼光,讓小小的我很自豪、很幸福。
大概是小學一二年級的時候,有一天放學回家,剛一進家門,一股股撲鼻的油炸花生米、番茄炒蛋的香味就鉆進了我的鼻子,我興奮地跳進了廚房,“來客人了?”“沒有來客人??!”媽媽輕聲地回應著。我一臉疑惑:“那為什么炒菜?”爸爸笑呵呵地說:“過生日”。我滿臉驚愕地問道:“誰過生日?”爸爸還是那樣笑著,“今天是七一,爸爸和媽媽,我們兩個人過生日??!”直到今天,我仍清楚地記得爸爸媽媽的神情。七月一日——黨的生日,就這樣走進了我的心里,讓我充滿了無限的向往,夢想著有一天自己也能過上黨的生日。
上學的時候,要填寫各種家庭情況表格,在父母政治面貌欄里工整地寫上“中共黨員”的那份驕傲,我依然記憶猶新。他們每日早出晚歸,兢兢業(yè)業(yè),勤勉工作,任勞任怨,在他們的言傳身教下,我對黨的認識也由膚淺朦朧變得逐漸清晰明朗起來,想要成為一名共產(chǎn)黨員的愿望如同一株幼嫩的小苗,在不知不覺中發(fā)芽、成長起來。
參加工作后,父親給我的第一本書,是一本紅紅的《黨章》,對此很多同學、同事不理解,還偷偷地嘲笑我。但我知道,那是長輩們對我的期望。此后,每日上班前,媽媽總是有這樣一句話,“在單位,要好好干,向老黨員、老師傅們學習,爭取早日入黨。”在他們潛移默化的影響下,我努力工作,認真做事,積極向黨組織靠攏,從入黨積極份子發(fā)展到了建黨對象。**年,父親因病去世后,單位領導問我媽媽,老羅有什么遺愿,母親含淚告訴組織,希望其兒子加入黨組織。父親沒留下什么物質遺產(chǎn)給我,但留下了豐厚的精神遺產(chǎn),那就是要我聽黨的話,按黨的標準做事。**年5月份,我如愿以償?shù)丶尤肓它h組織,成為了一名中國共產(chǎn)黨黨員。當時恰逢單位“迎高溫、奪運量、爭效益”階段,非常忙碌,我沒來得及告訴媽媽我入黨的消息,當她得知后激動地流下熱淚,飯桌上的第一句話就是:“你爸爸可以含笑九泉了,我們家又多了一名黨員!今后一定要聽黨的話,跟黨走”。在爸爸媽媽他們看來,這是最讓他們驕傲自豪的事情。
時光荏苒,如今我已經(jīng)是一個有著18年黨齡的黨員了,在成長的道路上,經(jīng)歷過曲折和坎坷,也收獲了榮譽和喜悅。由于黨組織多年的教育和培養(yǎng),我從一名普通員工成為專業(yè)技術人員,并走上人力資源管理崗位。雖然現(xiàn)在從事的人力資源工作平凡而普通,瑣碎而繁雜,但卻與退休人員的切身利益密切相關,使我對待工作不可有絲毫懈怠。有人說,在和平年代,選擇入黨,就是選擇為人民服務。我既然選擇了為人民服務,就必會堅定信仰,守住初心!保持對黨的那份熱忱,永遠不減,始終不改。
不忘初心,我的入黨故事
對于大多數(shù)人來說,生日是值得紀念的一天。對于共產(chǎn)黨員來說,對著黨旗宣誓那一天同樣讓人難以忘卻。
轉眼之間,我已入黨已近三十年了,對黨的認識也由模糊變得清晰。在剛剛入黨時,我僅僅只是覺得,這是自己政治生命的開始,也是組織上對自己多年努力工作的認可和肯定。而現(xiàn)在,特別是重過政治生日、重溫入黨誓詞后,更多的是感受到一種神圣、一種責任、一種使命。
神圣,就是說,這個群體是社會各界的優(yōu)秀分子集合,不是每個人都可以隨隨便便成為一個其中一員。只要成為一名黨員就必須心存敬畏,敬畏組織、敬畏人民,始終無愧于這一稱謂。也正是這種組織歸屬感,激勵我奮發(fā)向上、不懈努力。責任,就是說,做一名黨員你不能混同一般群眾,尤其是被評為優(yōu)秀黨員時,認為更是要盡忠盡職,利居眾后,責在人先,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責任心是做一個黨員的底線,也是對黨員最基本的要求。使命,也可以說是一種信仰,對我而言,正如誓詞中所說“對黨忠誠,積極工作”,鐘愛事業(yè),為我局工作盡職盡責,努力做最好的自己,讓自己的聰明才智在工作中盡情發(fā)揮。
作為一名老的基層黨員,做到不負厚望、不辱使命,勤奮敬業(yè),扎實工作,我認為必須努力在五個方面十個字上下功夫,即:學習、珍惜、責任、勤奮、感恩。學習。通過學習補充能量,利用“樹旗立標”晨學實踐,做到真學、真懂、真信、真用,勤于思考、融會貫通、觸類旁通,真正化知識為能力,化知識為力量,做到知行統(tǒng)一。珍惜。入黨是人生政治生命的開始,一定要珍惜自己的政治生命,要對得起組織的培養(yǎng)、領導的信任,珍惜在基層黨組織工作的機會和經(jīng)歷,注重積累和思考,不斷提高工作水平,珍惜和“大走訪----訪民情惠民生聚民心”活動工作的每一天。責任。要用較強的責任心統(tǒng)領思想和行動,將分配的每一項工作當成鍛煉自己、提高自己的機會,努力將每一件簡單的事做好,無論工作多小、多簡單、多熟悉,都以強烈的責任心來對待,不但要做更要以高標準、高質量來完成。勤奮。在工作中努力做到細致嚴謹,認真負責,多思考、多鉆研,勤思、勤干,不斷提高自身出快活、出細活、出好活的能力,使完成的每項工作經(jīng)得起檢查、經(jīng)得起推敲、經(jīng)得起考驗,讓領導放心,讓自己安心。感恩。就是用感恩的心對待組織、對待同事、對待他人,做到友愛互助、和諧共處,共同維護好區(qū)安監(jiān)局黨支部這個溫暖大“家”的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