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5-15
2023-05-15
2023-05-15
2023-05-15
2023-05-15
【628568.com--作文大全】
中國老話大全,正所謂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很質樸的老話,閃著智慧的光。本站為大家整理的相關的老人言大全,供大家參考選擇。中國老話大全,正所謂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很質樸的老話,閃著智慧的光。
一、寧可正而不足,不可邪而有余。
寧可生活困頓,做一個正正當當的人,也不能生活富裕,卻專行奸邪狡獪之事。
二、不怕怒目金剛,只怕瞇眼菩薩。
這是世俗的講法,也是一種借喻。那些每天嘴里說著壞話的人不一定是壞人,有什么說什么的人才不用提防。反而那些每天道貌岸然,在背后說壞話挑事的才是壞事精。
三、不要騎兩頭馬,不要喝兩頭茶。
兩頭馬,方向相反,是跑不起來的。兩頭茶的意思是:以前幫別人做事,別人會請你吃茶,可是你吃了這家的茶又吃了對家的茶,這樣是沒有信用的做法。這句話是說人要有立場和原則,不要想左右逢源,里外做好人。
四、一時強弱在于力,萬古勝負在于理。
一時的強弱在于力量的大小,而萬古的勝負卻在于道理是否說服人心。
五、人前若愛爭長短,人后必然說是非。
愛在人前出風頭的人,也一定愛在人后挑撥是非。來說是非者,必是是非人。
六、寧做窮人腳下土,不做財主席上珍。
做人要有骨氣,不攀附權貴,不為財富權貴而折腰。所以寧可當窮人腳下實實在在的土,也不成為地主老財們席宴上的美食。
七、天不生無用之人,地不長無名之草。
蒼天不會生出一個廢物,大地也不會生出無名的草”,這句話是鼓勵那些頹廢的人們從新振作起來,迎接新的生活。
八、不怕虎狼當面坐,只怕人前兩面刀。
直面的壓力再大也不怕,畢竟光明正大;就怕是虛情假意的朋友,比如會被出賣等性質的背叛事宜。
一、不要攀、不要比、不要自己氣自己;
二、活多干、話少說、群眾心里有秤砣;
三、少吃鹽、多吃醋、少打麻將多散步;
四、按時睡、按時起、跑步游泳健身體;
五、夫妻愛、子女孝、家和比啥都重要;
六、官再大、錢再多、閻王照樣土里拖;
七、行點善、積點德、心里常念彌勒佛;
八、吃點虧、吃點苦、傻點笨點也是福。
1、劫由業(yè)成,業(yè)由心生。欲回劫運,須正人心。世風未轉,劫運難回??嘁虿话危喙y出。
2、經云:天地之間,五道分明。善惡報應,禍福相承。身自當之,無誰代者。五惡五痛,譬如大火,焚燒人身。敢有犯此,當歷惡趣。痛哉可傷。
3、太公曰:“天有時,地有財,能與人共之者,仁也。仁之所在,天下歸之。免人之死,解人之難,救人之患,濟人之急者,德也。德之所在,天下歸之。與人同憂同樂,同好同惡者,義也。義之所在,天下歸之。凡人樂生而惡死,好得而歸利。能生利者,道也。道之所在,天下歸之。”
4、太公曰:“君不肖,則國危而民亂;君賢圣,則國家安而天下治。禍福在君,不在天時。”
5、善為國者,御民如父母之愛子,如兄之慈弟也。見之饑寒,則為之哀;見之勞苦,則為之悲。
6、上賢下不肖,取誠信,去詐偽,禁暴亂,止奢侈。
7、賢君之治國,其政平,吏不苛;其賦斂節(jié),其自奉薄;不以私善害公法,賞賜不加于無功,刑罰不施于無罪;害民者有罪,進賢者有賞;官無腐蠹之藏,國無流餓之民。
8、君以世俗之所譽者為賢智,以世俗之所毀者為不肖,則多黨者進,少黨者退,是以群邪比周而蔽賢,忠臣死于無罪,邪臣以虛譽取爵位,是以世亂愈甚,故其國不免于危亡。
9、人君有六守三寶。六守者,仁、義、忠、信、勇、謀;三寶者,大農、大工、大商。六守長則國昌,三寶完則國安。
10、太公曰:“義勝欲則昌,欲勝義則亡。敬勝怠則吉,怠勝敬則滅。故義勝怠者王,怠勝敬者亡。”
11、無倫常,無貴賤之禮,喜聽讒用舉,無功者賞,無德者富,無禮義,無忠信,無圣人,無賢士,無法度,無稱衡,此國之大妖也。
12、太公曰:“吏暴虐,殘賊、敗法、亂行,而上下不覺,此亡國之時也。夫上好貨,群臣好得,而賢者逃伏,其亂至矣。”
13、待天下之賢士,勿臣而友之,則君以得天下矣。
14、太公曰:“天下有粟,圣人食之;天下有民,圣人收之;天下有物,圣人裁之。利天下者取天下,安天下者有天下,愛天下者久天下,仁天下者化天下。”
15、天子者,天下相愛如父子,此之謂天子。
16、不好生而好殺,不好成而好敗,不好利而好害,不好與而好奪,不好賞而好罰;妾媵為政,內外相疑,君臣不和;拓人田宅以為臺觀,發(fā)人丘墓以為苑囿,仆媵衣文繡,禽獸犬馬與人同食,而萬民糟糠不厭,裘褐不完;其上不知而重斂,奪民財物,藏之府庫;賢人逃隱于山林,小人任大職,無功而爵,無德而貴;專恣倡樂,男女昏亂,不恤萬民,違陰陽之氣;忠諫不聽,信用邪佞。此亡國之君治國也。
17、太公曰:“一言與身相終者,內寬而外仁者也;再言與天地相永者,是言行相副,若天地無私也;三言為諸侯雄者,是敬賢用諫,謙下于士也;四言為海內宗者,敬接不肖,無貧富,無貴賤,無善惡,無憎愛也;五言傳之天下無窮者,通于否泰,順時容養(yǎng)也。”
18、武王問尚父:“五帝之戒可聞乎。”尚父曰:“黃帝之時戒曰:吾之居民上也,搖搖恐夕不至朝;堯之居民上,振振如臨深川;舜之居民上,兢兢如履薄冰;禹之居民上,栗栗恐不滿日;湯之居民上,戰(zhàn)戰(zhàn)恐不見旦。”王曰:“寡人今新并殷居民上,翼翼懼不敢怠。”
19、太公曰:“大蓋天下,然后能容天下;信蓋天下,然后可約天下;仁蓋天下,然后可以求天下;恩蓋天下,然后可以王天下;權蓋天下,然后可以不失天下;事而不疑,然后天下恃。此六者備。然后可以為天下政。”
20、利天下者,天下啟之;害天下者,天下閉之;生天下者,天下德之;殺天下者,天下賊之;徹天下者,天下通之;窮天下者,天下仇之;安天下者,天下恃之;危天下者,天下災之。天下非一人之天下。唯有道者得天下也。
21、太公曰:“問之以言觀其辭,窮之以辭觀其變,與之間諜觀其誠,明白顯問觀其德,使之以財觀其貪,試之以色觀其貞,告之以難觀其勇,醉之以酒觀其態(tài),則賢不肖別矣。”
22、大忌知身之惡而不改也,以賊其身,乃喪其軀。
23、知善不行者,則謂之狂,知惡不改者謂之惑。
24、發(fā)政施令,為天下福者,謂之道;上下相親,謂之和;民不求而得所欲,謂之信;除天下之害,謂之仁;仁與信,和與道,帝王之器也。
25、禮義廉恥,國之四維。四維張,則君令行;四維不張,國乃滅亡。政之所行,在順民心;政之所廢,在逆民心。
26、君子養(yǎng)心,莫善于誠。致誠無他,唯仁之守,唯義之行。誠心守仁則能化,誠心行義則能變,變化代興,謂之天德。
27、不誠則不能化萬物,不誠則不能化萬民。夫誠者,君子之守,而政事之本也。
28、君子恥不修,恥不信,恥不能,不恥不見用。是以不誘于譽,不恐于誹,率道而行,端然正己,不為物傾側。
29、有亂君,無亂國,禹之法未亡也,而夏不世主;文武之法猶存,而周不世王。故法不能獨立,得其人則存,失其人則亡。法者,治之端也;人者,法之源也。故有人(賢人君子),法雖省,足以遍矣;若無人,法雖具,足以亂矣。故明主急得其人也。得其人,則身逸而國治,功大而名美;若失其人,則身勞而國亂,功廢而名辱。
30、圣、哲、君子,治之源也。官人守數,君子養(yǎng)源。故上好禮義,尚賢使能而無貪利之心,則下亦將綦辭讓,致忠信而謹于臣子矣。故政令不繁而俗美,百姓順上,守法,而安樂之矣。
31、國得百姓之力者富,得百姓之死者強,得百姓之譽者榮。三得者具,而天下歸之;三得者亡,而天下去之。湯武興天下同利,除天下同害。政令制度,所以接百姓者,有非理如豪末必不加焉。故百姓親之如父母,為之死亡而不偷也。
32、孔子曰:“國主好見小利,好權謀,好詐,群臣亦從而成俗。群臣若是,則眾庶亦不隆禮義,而好貪利矣。君臣上下之俗莫不若是,則地雖廣,權必輕;人雖眾,兵必弱;刑雖繁,令不下通,是謂之傷國。”
33、孟子見于梁惠王。王曰:“叟,不遠千里而來,亦將有以利吾國乎?”孟子對曰:“王何必曰利?亦曰仁義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國?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國危矣。未有仁而遺其親者也,未有義而后其君者也。”梁惠王曰:“寡人愿安承教。”
34、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yǎng)。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惡其不出于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此言太古之世,風俗醇樸,人無爭心故,其氣象如此。)
35、今大道既隱,天下為家,各親其親,各子其子。貨力為己,大人世及以為禮,城郭溝池以為固。禮義以為紀,以正君臣,以篤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婦,以設制度,以立田里,以賢勇智,以功為己,故謀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湯、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選也。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謹于禮者也,以著其義,以考其信,著有過,刑仁講讓,示民有常。如有不由此者,在執(zhí)者去,眾以為殃,是謂小康。(此正三代之治,乃中國極隆平之世也。)
36、孔子曰:“夫禮,先王以承天之道,以治人之情,故失之者死,得之者生。”失之則天理滅,人欲肆,焉得不死。
37、舍財,消災,集福,為人生一大事。
38、佛所行處,國邑丘聚,靡不蒙化,天下和順,日月清明,風雨以時,災厲不起,國豐民安,兵戈無用,崇德興仁,務修禮讓,國無盜賊,無有怨枉,強不凌弱,各得其所。(佛陀教育普及推行之處所,必然獲得如是實效之豐果。)
39、大乘修清凈、平等、正覺之因,則成智慧、無量壽、莊嚴之果。
40、謹言慎行,明哲保身。
41、知事少時煩惱少,識人多處是非多。
42、司馬光云:“君子囊括不言,以避小人之禍。”
43、范純仁云:“戒爾勿多言,多言眾所忌。不慎樞機,災厄從此始。”
44、孔子與惡人言,故遜詞以免禍。
45、心定者,其言重以舒;不定者,其言輕以疾。此程子教人者也。
46、菩薩三種順菩提門法:一者,依智慧門,不求自樂,遠離我心貪著自身故;二者,依慈悲門,拔一切眾生苦,遠離無安眾生心故;三者,依方便門,憐愍一切眾生心,遠離恭敬、供養(yǎng)自身心故。
47、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癡,便能扭轉未來,不論是自身健康,家庭幸福,事業(yè)成功,乃至世運災變。
48、人類大家庭,以和、平,與寬、恕相待,才能共存共榮。和平在自己內心里,唯有愛好中國傳統(tǒng)文化,才有幸福人生;唯有愛好和平,才能帶來和平。
49、古今中外大圣、大賢的教誨,才是人類億萬代生存幸福之根基,才是社會、國家、世界永恒常治久安之大道,不可不知也。
50、東方圣學,皆出自性,修之弘之,?;蹮o量無邊。得人身,遇正教,的是百千劫希有因緣,難逢之事。
51、釋迦、孔子第一正知正見,即是“述而不作,信而好古。”此中義境,深廣無盡。唯佛與圣,乃能究竟。一切創(chuàng)新者,所不能知耶。
52、英人湯恩比言:“解決二十一世紀社會問題,唯有中國孔孟學說與大乘佛法。”孔孟仁義存心,忠恕為用。大乘真誠為體,慈悲妙用。
53、深信圣賢教育,能覺悟人性,喚醒人心,回頭是岸。湯博士之言誠然。
54、三世如來同贊嘆,十方菩薩共皈依。
55、左傳曰:“夫上之所為,民之歸也。上所不為,而民或為之,是以加刑罰焉;若上之所為,而民亦為之,乃其所也,又可禁乎?”
56、易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57、保合大和,萬國咸寧。
58、君子體仁足以長人,嘉會足以合禮,利物足以和義,貞固足以干事。君子行此四德,居上不驕,在下不憂。
59、同聲相應,同氣相求。
60、夫大人者,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與四時合其序,與鬼神合其吉兇。天且弗違,而況于人乎。
61、君子以厚德載物。
62、積善之家,必有余慶;積不善之家,必有余秧。
63、君子敬以直內,義以方外,敬義立而德不孤。
64、蒙以養(yǎng)正,圣功也。
65、容民畜眾,開國成家。
66、小人勿用,必亂邦也。
67、天道虧盈而益謙,地道變盈而流謙,鬼神害盈而福謙,人道惡盈而好謙。謙尊而光,卑而不可踰,君子之終也。
68、謙謙君子,卑以自牧;勞謙君子,萬民服也。
69、觀民之俗以察己道。百姓有罪,在余一人。君子風著,己乃無咎?;鲗⒂杂^,乃觀民也。
70、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71、君子以多識前言往行,以畜其德。
72、慎言語,節(jié)飲食。天地養(yǎng)萬物,圣人養(yǎng)賢以及萬民。
73、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觀其所感,而天地萬物之情可見矣。
74、君子非禮弗履,自昭明德,言有物,行有恒,家道正,而天下定矣。
75、君子反身修德,見險能止,赦過宥罪,見善則遷,有過則改,思不出其位,其道光明。
76、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77、順乎天,應乎人,悅以先民,民勸矣。
78、節(jié)以制度,不傷財,不害民。
79、信立而后邦乃化民,各得其所。直而正,靜而順,乖爭不作,物無巧競,敦實之道行,篤信發(fā)乎其中矣。
80、順其所同則吉,乖其所趣則兇。
81、德合天地,知周萬物,道濟天下,樂天知命故不憂,曲成萬物而不遺。
82、子曰:“君子居其室,出其言善,則千里之外應之,況其邇者乎;居其室,出其言不善,則千里之外違之,況其邇者乎。言出乎身,加乎民;行發(fā)乎邇,見乎遠。言行,君子之樞機,榮辱之主,可不慎乎。”
83、二人同心,其利斷金;同心之言,其臭如蘭。
84、上慢下暴,盜思伐之矣。慢藏誨盜,冶容誨淫。
85、易,無思也,無為也,寂然不動,感而遂通天下之故。非天下之至神,其孰能與于此。夫易,圣人之所以極深而研幾也。唯深也,故能通天下之志;唯幾也,故能成天下之務;唯神也,故不疾而速,不行而至。
86、天之所助者順也,人之所助者信也。履信思乎順,是以天佑之,吉無不利。天地之大德曰生,圣人之大寶曰位。守位曰仁;理財正辭,禁民為非,曰義。
87、善不積,不足以成名;惡不積,不足以滅身。小人以小善為無益,而弗為也;以小惡為無傷,而弗去也。故惡積而不可掩,罪大而不可解。
88、子曰:“君子安其身而后動,易其心而后語,定其交而后求。君子修此三者。故全也。”
89、君子安不忘危,存不忘亡,治不忘亂,是以身安,而國家可保也。
90、天之道,曰陰與陽;地之道,曰柔與剛;人之道,曰仁與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