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2-23
2024-02-23
2024-02-23
2024-02-23
2024-02-23
【628568.com--心得體會】
近日,中央“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領導小組印發(fā)《關于抓好第一批主題教育學習教育、調查研究、檢視問題、整改落實工作的通知》,為我們扎實開展主題教育提供了重要遵循。堅持三個一以貫之把主題教育工作抓實、抓細、抓到位,不斷在真學真信、學思踐悟、細照篤行上久久為功、持續(xù)發(fā)力,全面聚焦主題教育,不斷強基補短、真抓實干,促使主題教育工作提質增效。以下是大家創(chuàng)業(yè)網(wǎng)分享的初心和使命3篇,希望能幫助到大家!今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也是我們黨在全國執(zhí)政的第70個年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是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是激勵一代代中國共產黨人前赴后繼、英勇奮斗的根本動力。
守初心,要在“學”字上下功夫。“明者因時而變,知者隨事而制,”隨著國際局勢的百般變化和國內社會經濟水平的提高,學習一刻都不能放松,并且要緊貼實際、緊跟時代,深入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堅持思想建黨、理論強黨,堅持全面系統(tǒng)學、對著原文學、深入思考學、聯(lián)系實際學,錘煉忠誠干凈擔當?shù)恼纹犯瘢粩嘣鰪?ldquo;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筑牢信仰之基、補足精神之鈣、把穩(wěn)思想之舵。
擔使命,要在“做”字上見實效。“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使命呼喚擔當,擔當成就未來。擔使命,不只是簡單掛在嘴邊的三個字,更是需要落到實處才能達成目標。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擔使命,就是要牢記我們黨肩負的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勇于擔當負責,積極主動作為,保持斗爭精神,敢于直面風險挑戰(zhàn)”。“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的好書記焦裕祿、“紅手印”書記沈浩、“青松”書記楊善洲、敬業(yè)奉獻的好書記楊驊等,都是敢于直面風險挑戰(zhàn)、敢于擔當負責的黨員干部好榜樣,他們用自己的行動治好了“三害”、成就了“小崗村”、綠化了大亮山、幫助了貧困群眾。“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守住黨員干部的初心,就猶如擁有了孫悟空的七十二變,降住取“真經”路上的各方妖魔鬼怪,最終取到造福萬眾的“真經”。
找差距,要在“深”字上求突破。“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作為一名黨員干部,要時時刻刻保持警醒覺悟,時刻反思自己是否符合一名優(yōu)秀共產黨員的要求、是否勤勤懇懇為人民服務、是否能為人民群眾交上一份滿意的答卷。“備預不虞,為國常道”,我們黨是生于憂患、成長于憂患、壯大于憂患的政黨,打鐵必須自身硬。找差距,就要勇于正視自身存在的問題,發(fā)揚刀刃向內的自我革命精神,撣去思想上的灰塵,糾正行動上的偏差,把職責擺進去,把工作擺進去,堅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有的放矢進行整改。
抓落實,要在“融”字上做文章。“九層之臺,起于累土”,漂亮話說得再響,差距找得再多,措施定得再詳細,如果最后沒有落實到行動上,那前面的一切就都變成了空談。但是在落實之前,要搞清楚是需要淡水還是海水,就如焦裕祿所說,“要想解決問題,就得去調查研究”,治沙、治窮、治山……這一切行動的開始,都是源于實際情況,源于與群眾的“魚水”相融。如果只是為了“做”而“做”,那就可能成為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所有的“假大空”都是群眾所厭惡的,何談服務群眾?又怎么能得到群眾支持呢?所以要腳踏實地、為群眾“做”,才是真正踐行初心和使命。
初心和使命,是我們黨的立黨之魂,為我們的前進指明了方向、積蓄了動力,我們要做到“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言行舉止,是人們相互交往中的語言和行為,就像人的外殼,觀其言行舉止,便可憑直覺判斷其修養(yǎng)與素質。一名共產黨員的言行舉止,不僅體現(xiàn)個人的黨性修養(yǎng),更關乎黨在群眾中的形象與威望。無論是領導干部還是普通黨員,均應緊緊抓住“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契機,勇于在“言”“行”“舉”“止”上磨礪初心,讓為人民謀幸福的初心光彩熠熠、永不蒙塵。
講黨話,釋黨理,以“言”礪初心。言語是思想情感的表達。身為黨的人,就要時刻講黨的話,說黨的事,傳播黨的方針政策,維護黨和人民的利益。結合主題教育,黨員干部要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懂弄通,更要善于把思想精髓深入淺出地講給群眾,做一名黨的政策宣講員;結合身邊的英雄模范、先進事跡,要主動講中國好故事,傳中國好聲音,做社會正能量的傳播者;面對不和諧聲音,要敢于亮明觀點,敢于針鋒相對,善于正向引導,做輿情糾偏守正的維護者;面對黨內不良現(xiàn)象,要敢于諫言,坦誠相見,做幫扶前進的助力者。唯此,既善言又慎言,礪初心、擔使命。
敏于行,精于業(yè),以“行”礪初心。古語講,訥于言而敏于行。黨員磨礪初心,必須落在實際行動上,用無私的奉獻、扎實的業(yè)績踏響踐行初心的鏗鏘步伐。要學會在平凡的工作中顯堅守,把追求極致當目標,就像“我放心不下這車人,必須干到不能干為止”的“首都勞動模范”313路司機劉寶中,老而彌堅的“孜孜進取者”紅色理論家鄭德榮;要敢于在危急時刻亮本色,就像黃群、宋月才、姜開斌舍命保護實驗平臺的最美“逆行”,掃雷英雄杜富國堅毅的一句“你退后,讓我來”;要善于在困難面前顯擔當,就像甘愿享受孤獨、心系海防的守島英雄王繼才,穿梭田野鄉(xiāng)間、窯洞炕頭的“摩托醫(yī)生”賀星龍;要自覺在榮耀面前顯低調,就像深藏功名、初心不改的老英雄張富清……唯此,用一心為民的行動葆初心。
舉旗幟,聚能量,以“舉”礪初心。黨員的身份決定了一名黨員無論在什么地方、什么崗位,他的第一身份就是共產黨員,第一職責就是為黨工作,第一目標就是為民謀利。一個黨員就是群眾中的一面旗。每位黨員都有責任舉穩(wěn)這面光榮的旗子,在工作中積極有為、主動作為、敢作敢為,用真誠的服務做群眾信賴的貼心人,讓黨員這面旗富有新時代的感召力。同時,要繼承和發(fā)揚我們黨的宣傳群眾、組織群眾、發(fā)動群眾、依靠群眾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密切黨群干群關系,增進黨員與群眾魚水之情,激發(fā)群眾智慧,凝聚磅礴力量,共同托舉起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重擔。
守規(guī)矩,有禁止,以“止”礪初心。古語有言:心存敬畏,行有所止。講得是,為人做事要學會敬重和畏懼,要有底線,要有所為,有所不為。一名黨員隨心所欲、想做就做,沒有規(guī)矩意識,沒有為人“敬畏”,混同于普通百姓,遲早要出問題的。黨員守住初心,必須以黨規(guī)黨紀為標尺,做到心有所止,才能行有所止。做到心有所止,必須常補理想信念之鈣,??嚰o律之弦,常檢自身之疵;做到心有所止,必須規(guī)矩工作圈、純潔朋友圈、凈化社交圈、管住生活圈,杜絕攀比心、攀附心、僥幸心、虛榮心,以一心向黨、一心為民、不辱使命的忠誠與恒心,耐住寂寞、經住誘惑,在磨礪初心、踐行使命的新長征路上不掉隊、不跑偏。
沒有一顆初心比為人民謀幸福更崇高;沒有一項使命比為民族復興更偉大。歌曲《不忘初心》充分表達出了共產黨人心系百姓、感恩群眾的情懷,激蕩著一股守初心、擔使命的磅礴力量。
“你是大樹給我萬般呵護”,我們的黨要感恩群眾。革命戰(zhàn)爭年代,老百姓把“最后一碗米送去做軍糧,最后一尺布送去做軍裝,最后一件老棉襖蓋在擔架上,最后一個親骨肉送去上戰(zhàn)場”,用自己的乳汁救活八路軍傷員……中國共產黨近百年的歷史經驗,讓我們見證了一個不爭的事實:“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人民群眾永遠是我們的衣食父母。紅船上13粒星星火種,在經歷了一次次驚濤駭浪、戰(zhàn)勝了一次次艱難險阻之后,發(fā)展到如今擁有8900多萬名黨員的執(zhí)政黨,靠的是什么“法寶”?答案就在——始終與人民群眾一家親。感恩情懷是涌動內心的溫暖,也是干事創(chuàng)業(yè)的能量源。習近平這樣評價自己插隊鍛煉的小山村梁家河:“陜西是我的根,延安是我的魂,延川是我的第二故鄉(xiāng),這里的父老鄉(xiāng)親永遠是我的牽掛,多少次讓我魂牽夢繞。”離開梁家河40多年來,即使位高權重,仍念念不忘。黨員干部要照好習近平這面鏡子,弄清“為了誰”“依靠誰”“我是誰”,把感恩之情轉化為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的強大力量,在與群眾“一塊苦、一塊過、一塊干”中,做出一番“仰不愧天、俯不愧民”的業(yè)績,讓“立根原在群眾中”的情懷常駐心田。
“樹高千尺根深在沃土”,我們的黨要依靠群眾。《中國共產黨章程》中明確規(guī)定了共產黨人必須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在任何時候都要把人民群眾利益放在第一位,同人民群眾同甘共苦,保持最親密的聯(lián)系,決不允許任何黨員脫離群眾,凌駕于群眾之上。“民以君為心,君以民為本。”執(zhí)政黨的最大危險是脫離群眾,如果背離了“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原則,就不知群眾所需,群眾就“不買賬”“不答應”“不領情”。98年來,中國共產黨這棵參天大樹之所以根深葉茂,正是因為扎根于人民群眾這片廣袤的沃土;無論是革命戰(zhàn)爭年代,還是和平建設時期,我們黨之所以能夠克服前進中的各種困難,走向勝利的彼岸,正是因為有了人民群眾這個真正的“銅墻鐵壁”和最大的靠山。所以,新時代的黨員干部要接過黨的“傳家寶”,善于問需于民、問計于民、問政于民;善于動員群眾、組織群眾、引導群眾,運用好“依靠群眾”這一政治智慧。
“向往你的向往,幸福你的幸福”,我們的黨要報答群眾。“是好人都不忘百姓的養(yǎng)育恩,鞠躬盡瘁為了報答這未了情。”時下,無論是脫貧攻堅、鄉(xiāng)村振興,還是轉型升級、環(huán)境整治,都需要黨員干部帶領群眾敢啃硬骨、涉險灘、過激流。“只有不快的斧,沒有劈不開的柴。”當年,面對肆虐的風沙,谷文昌用“不治服風沙,就讓風沙把我埋掉”的魄力,帶領東山人民“上戰(zhàn)禿頭山,下戰(zhàn)飛沙灘”,把昔日荒涼的海島打造成為“東海綠洲”;為了實現(xiàn)“幫家鄉(xiāng)辦點實事”的承諾,楊善洲頭戴草帽、腳穿草鞋,以“只要生命不結束,服務人民不停止”的拼勁,把曾經山禿水枯的大亮山變得森林郁郁蔥蔥,溪流四季不斷,林下山珍遍地,枝頭鶯歌燕舞。在這些人民公仆的價值坐標中,為黨盡責、為民造福,是人生的最大價值、最大幸福所在。黨員干部要以之為鏡,把視角對準群眾,把情感貼近人民,用腳板丈量民生、用愛心貼近民意、用真情化解民憂,增厚百姓福祉,給群眾更多的獲得感。
“萬水千山不忘來時路,樹高千尺根深在沃土。”當下,改革進入深水區(qū)和攻堅期,各種挑戰(zhàn)層出不窮,尤需黨員干部具有“危難之際顯身手,無懼風浪有本色”的精神風骨,尤需那么一種熾烈的熱情和奮楫爭先、敢于拼搏的“獅子精神”,奮發(fā)進取,把為民初心化作“向往你的向往,幸福你的幸福”的具體行動,“無懼風雨迎來新日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