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2-23
2024-02-23
政治信仰黨員意識理論學(xué)習(xí)能力本領(lǐng)作用發(fā)揮紀(jì)律作風(fēng)【6篇】
2024-02-23
2024-02-23
2024-02-23
【628568.com--實用資料】
名人名言是一個漢語詞匯,讀音為míngrénmíngyán。指為人類發(fā)展做出貢獻的,富有知識的名人所說的能夠讓人懂得道理的一句較為出名的話。廣泛上來說就是有意義,向人們揭示一定的道理的話。本站今天為大家精心準(zhǔn)備了關(guān)于中國傳統(tǒng)美德善良的名人名言,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1、二人同心,其利斷金。——《周易·系辭上》
2、親仁善鄰,國之寶也。——《左傳·隱公六年》
3、禮之用,和為貴。——《論語·學(xué)而》
4、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論語·子路》君子與人和諧相處,卻有自己的'主見;小人容易茍同別人,卻不能與人和平共處。
5、君子和而不流。(流:盲從)——《禮記·中庸》
6、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孟子·梁惠王下》
7、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孫丑下》
8、千人同心,則得千人力;萬人異心,則無一人之用。——《淮南子·兵略訓(xùn)》
9、單者易折,眾則難摧。——崔鴻《三十國春秋·西秦錄》
10、和以處眾,寬以接下,恕以待人,君子人也。——林逋《省心錄》
11、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論語·學(xué)而》
12、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論語·顏淵》
13、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親,小人甘以絕。(純潔的友誼不帶任何功利色彩,就像水一樣清澈透明。)——《莊子·山木》
14、哀哀父母,生我劬勞。——《詩經(jīng)·小雅·蓼莪》
15、事父母,能竭其力。——《論語·學(xué)而》
16、父慈而教。——《左傳·昭公二十六年》
17、愛親者,不敢惡于人;敬親者,不敢慢于人。——《孝經(jīng)·天子》
18、孝在于質(zhì)實,不在于飾貌。——桓寬《鹽鐵論·孝養(yǎng)》
19、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孟郊《游子吟》
20、夫婦和而后家道成。——《幼學(xué)瓊林·夫婦》
21、兄弟敦和睦,朋友篤誠信。——陳子昂《座右銘》
22、父不慈則子不孝。——顏之推《顏氏家訓(xùn)·治家》
23、家必自毀,而后人毀之。——《孟子·離婁上》
24、貧賤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后漢書·宋弘列傳》
25、多行不義必自斃。——《左傳·隱公元年》
26、義以生利,利以豐民。——《國語·晉語》
27、義以生利,利以豐民。——《國語·晉語》
28、見利思義。——《論語·憲問》
29、見得思義。——《論語·季氏》
30、義,志以天下為芬。——《墨子·經(jīng)說上》:義,就是立志把天下的事作為自己分內(nèi)的事。
31、非其有而取之,非義也。——《孟子·盡心上》
32、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孟子·告子上》
33、先義而后利者榮,先利而后義者辱。——《荀子·榮辱》
34、臨難毋茍免。——《禮記·曲禮上》:在災(zāi)難與危險面前,不要茍且偷生而失去做人的氣節(jié)。
35、義之法在正我,不在正人。——董仲舒《春秋繁露·仁義法》
36、義者,心之養(yǎng)也;利者,體之養(yǎng)也。——董仲舒《春秋繁露·身之養(yǎng)重于義》
37、君子義以為質(zhì),得義則重,失義則輕,由義為榮,背義為辱。——陸九淵《與郭邦逸》
38、視死如歸。——《管子·小匡》
39、率義之為勇。——《左傳·哀公十六年》
40、見義不為,無勇也。——《論語·為政》
41、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論語·憲問》
42、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論語·憲問》
43、義之所在,不傾于權(quán),不顧其利。——《荀子·榮辱》
44、知而好問者圣,勇而好問者勝。——《文字·自然》
45、不入虎穴,不得虎子。——《后漢書·班超列傳》
1.躬自厚而薄責(zé)于人。——《論語-衛(wèi)靈公》
2.茍利國家,不求富貴。——《禮記·儒行》
3.不降其志,不辱其身。——《論語·微子》
4.不精不誠,不能動人。——《莊子·魚父》
5.過而不改,是謂過矣。——《論語-衛(wèi)靈公》
6.聞過則喜,知過不諱,改過不憚。——陸九淵《與傅全美》
7.無羞惡之心,非人也。——《孟子·公孫丑上》
8.先義而后利者榮,先利而后義者辱。——《荀子·榮辱》
9.孝在于質(zhì)實,不在于飾貌。——桓寬《鹽鐵論·孝養(yǎng)》
10.兄弟敦和睦,朋友篤誠信。——陳子昂《座右銘》
11.修辭立其誠。——《周易·乾·文言》
12.言者無罪,聞?wù)咦憬洹?mdash;—白居易《與元九書》
13.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史記·陳涉世家》
14.以愛己之心愛人,則盡仁。——張載《正蒙·中正》
15.以家為家,以鄉(xiāng)為鄉(xiāng),以國為國,以天下為天下。——《管子·牧民》
16.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舊唐書·魏征列傳》
17.義,志以天下為芬。——《墨子·經(jīng)說上》
18.義以生利,利以豐民。——《國語·晉語》
19.義者,心之養(yǎng)也;利者,體之養(yǎng)也。——董仲舒《春秋繁露·身之養(yǎng)重于義》
20.義之法在正我,不在正人。——董仲舒《春秋繁露·仁義法》
21.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論語-述而》
22.善學(xué)者,假人之長以補己之短。——《呂氏春秋-用眾》
23.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孟子·告子上》
24.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孟子·告子下》
25.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老子》第三十三章
1、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論語·學(xué)而》
2、修辭立其誠。——《周易·乾·文言》
3、公家之利,知無不為,忠也。——《左傳·僖公九年》
4、學(xué)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xué)則殆。——《論語·為政》
5、失信不立。——《左傳·襄公二十二年》
6、大義滅親。——《左傳·隱公四年》
7、誠者,天之道也;誠之者,人之道也。——《禮記·中庸》
8、以家為家,以鄉(xiāng)為鄉(xiāng),以國為國,以天下為天下。——《管子·牧民》
9、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曹植《白馬篇》
10、臨患不忘國,忠也。——《左傳·昭公元年》
11、惟仁者能好人,能惡人。——《論語·里仁》
12、與人善言,暖于布帛;傷人以言,深于矛戟。——《荀子·榮辱》
13、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論語·憲問》
14、人不可以無恥,無恥之恥,無恥矣。——《孟子·盡心上》
15、一言既出,駟馬難追。——《增廣賢文》
16、人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左傳·宣公二年》
17、海不辭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辭土石,故能成其高。——《管子》
18、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論語·為政》
19、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論語·憲問》
20、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周易·乾·象》
21、無羞惡之心,非人也。——《孟子·公孫丑上》
22、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孟子·滕文公上》
23、孝在于質(zhì)實,不在于飾貌。——桓寬《鹽鐵論·孝養(yǎng)》
24、不降其志,不辱其身。——《論語·微子》
25、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屈原《離騷》
26、記己有恥。——《論語·子路》
27、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周易·系辭下》
28、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
29、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論語·述而》
30、克勤于邦,克儉于家。——《尚書·大禹謨》
31、敏而好學(xué),不恥下問。——《論語》
32、禮之用,和為貴。——《論語·學(xué)而》
33、善言古者必有節(jié)于今,善言天者必有證于人。——《荀子·性惡》
34、多行不義必自斃。——《左傳·隱公元年》
35、哀哀父母,生我劬勞。——《詩經(jīng)·小雅·蓼莪》
36、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藥苦口利于病。——《增廣賢文》
37、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孟子·離婁上》
38、事父母,能竭其力。——《論語·學(xué)而》
39、學(xué)而不厭,誨人不倦。——《論語·述而》
40、士志于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論語·里仁》
41、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孟子·告子下》
42、以公滅私,民其允懷。——《尚書·周官》
43、凡人之所以貴于禽獸者,以有禮也。——《晏子春秋》
44、與人不求備,檢身若不及。——《尚書·伊訓(xùn)》
45、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論語·子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