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2-23
2024-02-23
政治信仰黨員意識理論學習能力本領作用發(fā)揮紀律作風【6篇】
2024-02-23
2024-02-23
2024-02-23
【628568.com--實用資料】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由中共中央宣傳部會同有關部門和單位共同編輯完成,收錄了習近平主席從2012年11月至2014年6月的79篇講話、談話、演講、答問等,收錄了習近平主席各個時期的工作生活照片45幅。以下是本站分享的習近平談治國理政,希望能幫助到大家!2018年5月4日,在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深情回顧了馬克思光輝的一生,深刻闡述了馬克思主義鮮明的理論品格,其中特別指出:“人民性是馬克思主義最鮮明的品格”,“馬克思主義是人民的理論”。研讀《習近平談治國理政》三卷,我們同樣強烈地感受到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人民性,感受到中國共產(chǎn)黨人來自人民、依靠人民、服務人民的堅定不移與高度自覺?!读暯秸勚螄碚返谝痪硪浴度嗣駥γ篮蒙畹南蛲?,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開篇,書末專門附錄以《“人民群眾是我們力量的源泉”》為題的關于習近平總書記的長篇報道作為收篇。作為第二卷開篇的在紀念鄧小平同志誕辰110周年座談會上的講話中,習近平總書記特別指出:“我們紀念鄧小平同志,就要學習他對人民無比熱愛的偉大情懷。……愛祖國、愛人民,是最深沉、最有力量的情感,是博大之愛。我們要學習鄧小平同志對祖國、對人民的深情大愛,始終為人民利益而奮斗,任何時候任何條件下都忠于祖國、忠于人民,腳踏實地踐行黨的宗旨,把自己的一生交給黨和人民,為黨和人民事業(yè)鞠躬盡瘁、死而后已。”今年出版的第三卷特別設置《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專題;習近平總書記再次當選為國家主席后在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上的講話,收入本卷時題目特別標為《始終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今年8月18日至2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安徽考察調(diào)研期間,再次提醒全黨:“任何時候我們都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都不能忘了人民這個根,永遠做忠誠的人民服務員。”通覽《習近平談治國理政》三卷和系列重要講話,可以發(fā)現(xiàn),“人民”始終在場,鮮明的人民立場、深厚的人民情懷、篤定的人民信仰,是習近平總書記三卷著作、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最為鮮亮的底色。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之所以是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21世紀馬克思主義,一個重要原因就在于這一思想體系傳承馬克思主義的精神基因,因應時代的呼聲,為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寶庫增添了原創(chuàng)性的貢獻,寫出了新時代“人民的理論”的輝煌新篇。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必須深刻把握其“人民的理論”這一鮮明特質、把握人民至上這一貫穿其中的精髓要義,在服務人民的不懈奮斗中全力踐行好共產(chǎn)黨人的初心、擔當好共產(chǎn)黨人的使命。
人民是黨執(zhí)政的最大底氣
人民是歷史的創(chuàng)造者,是時代的雕塑者,是真正的英雄。中國共產(chǎn)黨作為馬克思主義政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興,以人民為后盾,為人民而前驅。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堅持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反復闡論黨的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強調(diào)人民是我們黨執(zhí)政的最大底氣,是黨執(zhí)政最深厚的根基。“最大底氣”論,深刻回答了中國共產(chǎn)黨何以能夠執(zhí)政,何以執(zhí)政興國、長久執(zhí)政的根本問題。
我們黨成為執(zhí)政黨的歷史必然,深深蘊含在人民的選擇之中,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的,“因為我們是一個用馬克思主義武裝起來的黨,是一個立志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黨,是一個為了人民和民族的利益而敢于斗爭、敢于犧牲的黨”。我們黨執(zhí)政以來,中華大地上所激昂展開的壯麗樂章,“劇中人”是人民,“劇作者”也是人民,黨和國家事業(yè)發(fā)展的一切成就,歸功于人民。在新的征程中奮力實現(xiàn)偉大夢想,最磅礴的偉力同樣孕育于人民,“只要我們緊緊依靠人民,就沒有戰(zhàn)勝不了的艱難險阻,就沒有成就不了的宏圖大業(yè)”。在新時代的奮斗中,堅持“最大底氣”論,要求我們時刻牢記“人民是共產(chǎn)黨人的衣食父母”,人民是決定我們前途命運的根本力量,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堅定相信人民、緊緊依靠人民,始終與人民心心相印、與人民同甘共苦、與人民團結奮斗,使我們這個世界上最大的政黨始終擁有執(zhí)政的最大底氣,擁有自信的最大理由。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
基于對人民主體地位、馬克思主義政黨人民本性的深刻認識,對人類社會興衰治亂歷史規(guī)律的深刻把握,習近平總書記反復強調(diào)“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所謂“最大的政治”,就是一個執(zhí)政黨必須時刻把握住、處理好的最關鍵問題。之所以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就在于“政之所興在順民心,政之所廢在逆民心”,這是千古不易之理。任何政黨的前途和命運最終都取決于人心向背。“最大政治”論,簡潔但極為有力地提醒中國共產(chǎn)黨人,在任何時候都要把順民心、聚民心作為最大的事情,唯此才能使我們黨擁有執(zhí)政的最大底氣、最深厚根基。
要匯聚民心,必須“以百姓心為心”。“我們把老百姓放在心中,老百姓才會把我們放在心中”。2012年11月1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十八屆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記者見面時莊嚴宣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黨的十八大以來,以人民為中心的發(fā)展理念的確立和踐行,黨和國家各方面工作的推進,無不是“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這一鄭重承諾的生動展開,無不是我們黨守初心、擔使命的自覺實踐。在新時代,堅持這一“最大政治”論,要求我們時刻堅守人民立場,樹牢以人民為中心的發(fā)展理念,與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把贏得民心民意、匯集民智民力作為重要著力點,抓住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xiàn)實的利益問題,把人民群眾的小事當作我們的大事,從人民群眾關心的事情做起,從讓人民滿意的事情抓起,積極回應人民群眾所思、所想、所盼、所急,以為民謀利、為民盡責的實際成效取信于民。
造福人民是最大的政績
以人民為執(zhí)政的底氣、民心為最大的政治,決定了馬克思主義執(zhí)政黨所應時刻秉持的政績觀。對于政績觀問題,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反復論及。他強調(diào)指出:“我們的目標很宏偉,但也很樸素,歸根結底就是讓全體中國人都過上更好的日子”;“必須把為民造福作為最重要的政績。我們推動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歸根到底是為了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要”;“各級黨委、政府和干部要把老百姓的安危冷暖時刻放在心上,以造福人民為最大政績,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讓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美滿”。以造福人民為最大的政績,要求中國共產(chǎn)黨人的執(zhí)政,將增進民生福祉作為發(fā)展的根本目的,“中國執(zhí)政者的首要使命就是集中力量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逐步實現(xiàn)共同富裕”;以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為最高標準,“檢驗我們一切工作的成效,最終都要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實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人民權益是否真正得到了保障”;以人民為政績評價的最終主體,“我們黨的執(zhí)政水平和執(zhí)政成效都不是由自己說了算,必須而且只能由人民來評判。人民是我們黨的工作的最高裁決者和最終評判者”。
堅持這樣的“最大政績”觀,要求我們每個共產(chǎn)黨員都要時刻牢記,黨除了人民利益之外沒有自己的特殊利益,黨的一切工作都是為了實現(xiàn)好、維護好、發(fā)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要求黨和國家機關的每位工作人員都要時刻牢記,自己手中的權力、所處的崗位,是黨和人民賦予的,是為黨和人民做事用的,只能用來為民謀利,順應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以民生為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工作的“指南針”,將共產(chǎn)黨人的初心寫在幸福中國建設的生動實踐中。
密切聯(lián)系群眾是我們黨最大的政治優(yōu)勢
黨和人民之間的血肉聯(lián)系,告訴我們黨的力量之源、執(zhí)政之基何在,也告訴我們黨一旦脫離群眾,就會斷裂血脈、失去生命力,就會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對于一個生命機體而言,最大的活力得益于血脈暢通,最大的危險莫過于血脈斷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diào)指出:“我們黨的最大政治優(yōu)勢是密切聯(lián)系群眾,黨執(zhí)政后的最大危險是脫離群眾。”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我們黨面臨的執(zhí)政考驗、改革開放考驗、市場經(jīng)濟考驗、外部環(huán)境考驗是長期的、復雜的、嚴峻的。能不能經(jīng)受住這些考驗,最根本的就是要看我們黨能不能始終深深地扎根在人民之中,立黨為公、執(zhí)政為民,勇作民族的脊梁。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馬克思主義政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不是隨著時間推移而自然保持下去的,共產(chǎn)黨員的黨性不是隨著黨齡增長和職務提升而自然提高的”,“初心不會自然保質保鮮”。最可靠的“保鮮劑”,就是始終堅持黨的群眾路線、密切聯(lián)系群眾。黨的十八大之后,我們黨全面開展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十九大之后,我們黨深入推進“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這些都是我們黨培元固本的戰(zhàn)略工程,都對更加密切黨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lián)系發(fā)揮了積極作用。群眾路線是我們黨的生命線和根本工作路線,是我們黨永葆青春活力和戰(zhàn)斗力的重要傳家寶。不論過去、現(xiàn)在和將來,我們都要堅持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把群眾觀點、群眾路線深深植根于思想中、具體落實到行動上,不斷密切黨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lián)系,增強人民群眾對黨的信任和信心。
服務人民是最大的幸福
共產(chǎn)黨人的幸福觀,一切有遠大理想和抱負者的幸福觀,都與服務人民緊緊地聯(lián)系在一起。對于共產(chǎn)黨人來講,以服務人民為幸福、為追求,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根本宗旨的體現(xiàn),是判斷其是否是合格共產(chǎn)黨人的試金石。對于不同戰(zhàn)線上的奮斗者而言,能夠成就多大的事業(yè),能否把握住人生的際遇,也與其如何回答為什么人的問題密切關聯(lián)。為什么人的問題,是一個根本的問題、原則的問題。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反復提及這一根本問題,并向全黨、向社會各界不斷提出要求、表達期勉。他強調(diào),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無論身居多高的職位,都必須牢記我們的共和國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始終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始終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始終為人民利益和幸福而努力工作”;文藝工作者要“把為人民服務”作為自己的“天職”,“自覺與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歡樂著人民的歡樂,憂患著人民的憂患,做人民的孺子牛。這是唯一正確的道路,也是作家藝術家最大的幸福”;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要“樹立為人民做學問的理想”,努力多出經(jīng)得起實踐、人民、歷史檢驗的研究成果;科技工作者“要把論文寫在祖國的大地上”;青年人要“把自己的小我融入祖國的大我、人民的大我之中”。習近平總書記以“我是人民的勤務員”表達自己的公仆意識,以“我將無我,不負人民”坦陳自己的赤子情懷,以“為人民服務,擔當起該擔當?shù)呢熑?rdquo;概括自己的執(zhí)政理念。這些內(nèi)容,融涵在《習近平談治國理政》三卷之中,也貫穿在習近平總書記治國理政、夙夜在公的實踐中,為全黨全社會作出了生動垂范。
以人民為黨執(zhí)政的最大底氣,以民心為最大的政治,以造福人民為最大的政績,以脫離群眾為最大的危險,以服務人民為最大的幸福,緊密關聯(lián),構成不可分割的有機整體,鮮明地反映出在習近平總書記的心目中“人民至上”、“人民最大”,鮮明地反映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顯著的人民特質,體現(xiàn)了馬克思主義人民觀、政黨觀、政治觀、政績觀、幸福觀在新時代的堅持和發(fā)展,也體現(xiàn)著當今時代的中國共產(chǎn)黨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自覺擔當。始終堅持人民至上、以人民為中心,把“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切切實實地作為永恒課題和終身課題,在服務人民中書寫精彩、貢獻力量,是我們從《習近平談治國理政》三卷中應當汲取的精神營養(yǎng)和思想力量,是我們在新時代新的長征路上應有的不懈追求和奮斗姿態(tài)。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設置專題,集納習近平有關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論述,為推動“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解題。
設置專題,集中闡述“人類命運共同體”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索引”顯示,書中39次提到“人類命運共同體”。第十七專題“攜手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更是集中收錄了黨的十九大以后習近平關于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9篇重要論述,可見“人類命運共同體”在全書所占分量之重。
專題的第一篇文章《把世界各國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變成現(xiàn)實》,這是習近平在中國共產(chǎn)黨與世界政黨高層對話會上主旨講話的一部分。文章展示了“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美好圖景:每個民族、每個國家的前途命運都緊緊聯(lián)系在一起,應該風雨同舟,榮辱與共,努力把我們生于斯、長于斯的這個星球建成一個和睦的大家庭,把世界各國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變成現(xiàn)實。
習近平強調(diào),我們要努力建設一個遠離恐懼、普遍安全的世界,一個遠離貧困、共同繁榮的世界,一個遠離封閉、開放包容的世界,一個山清水秀、清潔美麗的世界。
專題的第九篇文章《合力打造高質量世界經(jīng)濟》,從攜手共進、合力打造高質量世界經(jīng)濟角度闡釋,持之以恒為實現(xiàn)世界持久和平繁榮、各國人民安居樂業(yè)而努力。
第三卷全書共570頁,分為19個專題。除去開篇總領性的十九大報告和后附的索引,這19個專題約占490頁,平均下來每個專題約26頁。其中,第十七專題共43頁,所占篇幅很大。縱覽第十七專題,習近平在金磚國家工商論壇、中法全球治理論壇、亞洲文明對話大會等重大外交場合頻頻提及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論述越來越深入。
做行動派,把人類前途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
當今世界正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和平與發(fā)展仍然是時代主題,同時不穩(wěn)定性和不確定性更加突出,人類面臨許多共同挑戰(zhàn)。
2013年春,習近平在俄羅斯莫斯科國際關系學院提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運共同體理念。這里面飽含對世界大勢的思考,也充滿對人類前途的追問。
流光倏忽,鐘聲回響。
面對挑戰(zhàn),是合作還是對抗?開放還是封閉?互利共贏還是零和博弈?在《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中,習近平回顧歷史,談到不同的選擇曾經(jīng)給世界帶來迥異的歷史軌跡。在《為國際社會找到有效經(jīng)濟治理思路》一文中,他特意提到人類歷史上的一個慘痛教訓:“上世紀發(fā)生的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讓人類陷入了滔天浩劫。就在離我們不遠的地方,曾經(jīng)爆發(fā)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慘烈的珊瑚海戰(zhàn)役、瓜達爾卡納爾戰(zhàn)役。今天,這片海面已經(jīng)波瀾不驚,但我們不能忘卻歷史上的風風雨雨。”
歷史上的風風雨雨猶記;
現(xiàn)實中的困難問題待解。
第三卷中,習近平引用法國諺語“人的命運掌握在自己的手里”,倡議相互信任,并肩前行。他強調(diào),面對嚴峻的全球性挑戰(zhàn),面對人類發(fā)展在十字路口何去何從的抉擇,各國要積極做行動派、不做觀望者,共同努力把人類前途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他提出四個“堅持”:
——堅持公正合理,破解治理赤字。
——堅持互商互諒,破解信任赤字。
——堅持同舟共濟,破解和平赤字。
——堅持互利共贏,破解發(fā)展赤字。
正如習近平所說:“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問題。問題本身并不可怕,關鍵是采取正確的辦法來解決問題。”
枝繁葉茂,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內(nèi)涵越來越豐富
在《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中,習近平對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多方面闡述:
——搭建多種形式、多種層次的國際政黨交流合作網(wǎng)絡,匯聚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強大力量;
——不斷改革完善全球治理體系,推動各國攜手建設人類命運共同體;
——加強世界上不同國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交流互鑒,夯實共建亞洲命運共同體、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人文基礎。
……
正是基于對時代主題的精準把握和對人類福祉的不懈追求,“人類命運共同體”這一理念日益深入人心。
從中歐命運共同體到中非命運共同體、從中拉命運共同體到中阿命運共同體、從亞太命運共同體到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中國致力于在世界范圍內(nèi)建立平等相待、互商互諒的伙伴關系,為各方共享和平、安全與繁榮探索路徑。
新冠肺炎疫情給全世界帶來嚴重沖擊,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迫切性和重要性顯得尤為突出。疫情發(fā)生以來,習近平在不同場合多次強調(diào)“秉持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深化命運共同體意識”,扎牢維護人類健康安全的籬笆。
大疫當前,“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凝聚起更多共識,愈加凸顯其現(xiàn)實意義和時代價值。近期,在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第二十次會議上,習近平提出一系列倡議,進一步豐富了“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內(nèi)涵。
新冠肺炎疫情仍在持續(xù)蔓延。病毒不分國界,團結合作是抗擊疫情最有力的武器,全力挽救生命是當務之急。習近平提出構建“衛(wèi)生健康共同體”。
安全和穩(wěn)定是國家發(fā)展的首要前提,關乎各國核心利益。習近平提出構建“安全共同體”。
大家一起發(fā)展才是真發(fā)展,可持續(xù)發(fā)展才是好發(fā)展。習近平提出構建“發(fā)展共同體”。
文明沒有優(yōu)劣之分,只有特色之別。習近平提出構建“人文共同體”。
“后疫情時代的世界,必將如鳳凰涅槃、煥發(fā)新生。讓我們攜手努力,共同創(chuàng)造更加美好幸福的生活,共同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2020年11月21日,習近平在二十國集團領導人峰會上發(fā)出倡議。
有一本書在國內(nèi)外“圈粉”無數(shù):有人將它一讀再讀,有人寫下連篇筆記;有人將它視為嚴謹求實的“大部頭”,有人把它當成有趣迷人的“故事匯”;有人說它蘊藏當代中國的發(fā)展之道,有人說它深含解決世界難題的中國方案……這本書就是《習近平談治國理政》。自2014年9月出版發(fā)行以來,目前已出版21個語種,累計發(fā)行642萬冊,發(fā)行到世界16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在海外受歡迎程度是“40年來沒有出現(xiàn)過的盛況”。
實踐發(fā)展永無止境,認識真理永無止境,理論創(chuàng)新永無止境。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緊緊圍繞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個主題,在黨和人民創(chuàng)造性實踐中,以高度的理論自覺和大國領袖的卓越智慧,創(chuàng)造性地回答時代和實踐發(fā)展對黨治國理政提出的新課題,不斷進行理論思考、理論探索和理論概括,提出了一系列極富創(chuàng)見的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新要求,進一步豐富和發(fā)展了黨的科學理論,把我們黨對共產(chǎn)黨執(zhí)政規(guī)律、社會主義建設規(guī)律、人類社會發(fā)展規(guī)律的認識提高到新水平。這集中體現(xiàn)在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zhàn)略中。
“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改革開放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堅持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推動貧困地區(qū)脫貧致富、加快發(fā)展”“努力走向社會主義生態(tài)文明新時代”“深入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透過《習近平談治國理政》,我們能清楚看到一幅以“中國夢”為原點的科學系統(tǒng)、充滿創(chuàng)新精神的大國領袖治國理政方略圖,能充分理解習近平治國理政重要思想的重大政治意義和指導意義。這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堅定不移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推向前進的政治宣示,是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行動指南。
從統(tǒng)攬偉大斗爭、偉大工程、偉大事業(yè)、偉大夢想,到統(tǒng)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xié)調(diào)推進“四個全面”戰(zhàn)略布局;從提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到提出創(chuàng)新、協(xié)調(diào)、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fā)展理念;從闡述共產(chǎn)黨人“三嚴三實”的政治品格,到明確“聽黨指揮、能打勝仗、作風優(yōu)良”的強軍目標……透過《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習近平總書記作為新的偉大時代“頂層設計師”的形象愈發(fā)清晰,習近平治國理政重要思想的理論意義和實踐意義更加彰顯。由此,可以深刻洞悉黨和國家未來發(fā)展的根本方向、戰(zhàn)略部署、大政方針,我們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推動實踐新發(fā)展、奪取事業(yè)新勝利也更加有底氣、有信心。
“共建‘一帶一路’”“建立以合作共贏為核心的新型國際關系”“堅持親、誠、惠、容的周邊外交理念”“堅持理性、協(xié)調(diào)、并進的核安全觀”“走出一條共建、共享、共贏的亞洲安全之路”“共同維護和發(fā)展開放型世界經(jīng)濟”“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鑒而豐富”……透過《習近平談治國理政》,世界看到了習近平總書記作為大國領袖的卓越智慧和政治擔當,同時也使習近平治國理政重要思想具有了鮮明的時代意義和國際意義。全球治理變革破立拉鋸,世界站在十字路口。中國不但要走出一條后發(fā)國家通往現(xiàn)代化的新路子,走出一條大國和平崛起的新路子,更要與世界各國一道走出一條和衷共濟、合作共贏的新路子。這符合世界潮流和國際民意,是中國倡議得到全球響應的重要原因,也是《習近平談治國理政》受到國際社會持續(xù)關注的重要原因。
時代是思想之母,實踐是理論之源。黨的十八大以來的5年,黨和國家事業(yè)取得歷史性成就、發(fā)生歷史性變革,解決了許多長期想解決而沒有解決的難題,辦成了許多過去想辦而沒有辦成的大事,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的發(fā)展階段。究其根本,就在于有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zhàn)略的科學指引。這是一個科學完整的思想理論體系,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最新發(fā)展,是當代中國最鮮活的馬克思主義,是指引全黨不忘初心、繼續(xù)前進的思想源泉和精神旗幟。學習《習近平談治國理政》可以幫助我們準確掌握這一思想理論體系,從而以更寬廣的視野、更長遠的眼光來思考和把握國家未來發(fā)展面臨的一系列重大戰(zhàn)略問題,在新的偉大斗爭中贏得勝利。
偉大的時代,呼喚偉大的創(chuàng)造;偉大的實踐,催生偉大的理論。當代中國正經(jīng)歷著我國歷史上最為廣泛而深刻的社會變革,也正在進行著人類歷史上最為宏大而獨特的實踐創(chuàng)新。我們要以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思想為指引,進一步增強理論自信和戰(zhàn)略定力,不斷開辟21世紀馬克思主義發(fā)展新境界,讓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放射出更加燦爛的真理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