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2-23
2024-02-21
2024-02-21
2024-02-21
2024-02-20
【628568.com--策劃書】
他是領袖,他為人民謀幸福,他是共和國的締造者;他是今朝的風流人物,他就是偉人毛澤東。下面是我的公文網(wǎng)為大家整理的沁園春長沙教案,供大家參考選擇。教學目標:
1、初步了解詞的一些體裁知識。
2、品味關鍵詞語,體悟詞中描繪的意象,理解景中寓情、情中顯志的特點。
3、把握詞作的情感脈絡,感受毛澤東博大的情懷和革命的壯志。
教學重、難點:
1、把握本詞中所描述的景物特點及作者所抒發(fā)的情感。
2、指導學生掌握鑒賞詩詞方法,訓練學生的詩詞鑒賞能力。
教學過程:
一、文體知識
詞,興起于隋唐,和樂而歌,始稱“曲子”或“曲子詞”,因句子長短不齊,故又稱“長短句”,如《稼軒長短句》,還有樂府之稱,如《東坡樂府》。
詞的基本特點是:詞有定格,句有定數(shù)。字有定聲。
詞的標題是詞的內容的集中體現(xiàn);詞牌是一首詞的詞調的名稱,決定著詞的字數(shù)、句數(shù)、和平仄聲韻。詞以字數(shù)的多少分為小令(58字及以下)、中調(59—90字)和長調(91字及以上)。
二、寫作背景
1925年2月,正是北伐戰(zhàn)爭的前一年,當時革命蓬勃發(fā)展,毛澤東直接領導了湖南農民起義,同時國共統(tǒng)一戰(zhàn)線已經確立,但革命該由哪個階級來領導,成為黨內外斗爭的焦點。這年深秋,毛澤東同志從上?;氐缴厣?,從事革命活動。軍閥趙恒惕要逮捕毛澤東同志。在韶山人民的掩護下,毛澤東同志秘密離開韶山,準備到廣州主持農民運動講習所,經過長沙,并獨自去了橘子洲頭。事后作了此詞。
三、關于詞牌“沁園春”
東漢明帝有個女兒叫沁水公主,沁水公主有個園林,“沁園春”就是由此而得名。
四、導入
自古文人多悲秋。“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是張繼筆下的秋天;“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是王維心目中的秋天;“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是王勃筆下的秋天;“自古逢秋多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是劉禹錫筆下的秋天;“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是晏殊筆下的秋天……今天,讓我們一同走進一代偉人毛澤東給我們描繪的秋景,一同走進這位偉人的心田。
五、誦讀(注意節(jié)奏、押韻)
六、課文解讀
1、前三句點明了時間、地點及人物。
寒秋,(我)獨立橘子洲頭,(看)湘江北去。
2、找出顯示本詞思路的關鍵詞,嘗試理清本詞的思路層次
關鍵詞:立、看、悵、問、憶、記
(1)賞析由“看”字領起的秋景
?。ㄈf)山——紅(遍)
?。▽樱┝?mdash;—(盡)染(染——用擬人寫法,寫出秋色之深)
?。┙?mdash;—碧(透)
?。ò伲?mdash;—(爭)流(爭——活現(xiàn)千帆競發(fā)的熱鬧場面)
鷹——擊長空(擊——突現(xiàn)鷹的展翅奮發(fā),搏擊長空的強勁有力)
魚——翔淺底(翔——體現(xiàn)里魚游得自由輕快,像在天空中飛翔一樣)
?。?)用一句總結性的話概述此秋景特征:
萬類霜天競自由(競——是對前三個動詞的高度概括)
?。?)詩歌意象
詩歌意象中的“象”就是作者用以表情達意的載體(具體的事物)
3、面對著如此富有激情、活力的景色,詩人想到了什么?
“問蒼茫大地,誰主沉???”
小結:此上闋由景生情,表達了一個胸懷天下的青年的豪情壯志。
4、齊讀下闋,說說這段為我們塑造了怎樣的少年形象?
明確:風華正茂,意氣奔放,指點江山,胸懷天下,糞土當年萬戶侯。
5、問題:上、下闋的最后一問是否相同?若不同,則請說明。
明確:上闋為設問,引出下文;下闋為反問,回應前文。
七、積累有關描寫秋天的詩詞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自古逢秋多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九霄。
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曉來誰染霜林醉,總是離人淚。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教學目標
?。ㄒ唬┲R與技能
1、抓住關鍵詞語,體會詞中描繪的意象,理解景中寓情、情中顯志的特點。
2、了解詞的結構及有關知識。
?。ǘ┻^程與方法
讓學生在誦讀詩詞的過程中,主動積極地感受詩詞意境,感受抒情主人公的形象,提高學生鑒賞詩詞的能力;
?。ㄈ┣楦小B(tài)度、價值觀
感受毛澤東的博大情懷和豪情壯志,教育學生要胸懷人民、充滿豪情。
教學重、難點
1、把握本詞中所描述的景物特點及作者所抒發(fā)的對國家命運的感慨和革命的豪情壯志;
2、作者筆下景、胸中情的關系及二者交融所形成的意境。
教學設想:
1、高一學生的學習有一個與初中知識銜接的問題,所以設想在導入中聯(lián)系初中學過的課文,形成知識的系統(tǒng)聯(lián)系,調動學生的知識積累,提高熱情。
2、本文相對是一篇比較簡單的現(xiàn)代詩詞,不準備在字詞句的理解上花太多的時間??紤]學生基本能夠讀懂文章大意,準備讓學生自己研究。
3、在研習中,讓學生體會情景交融的藝術特色。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步驟:
教學環(huán)節(jié)
一、導入與準備
當代詩人任澤鍵在《詩人毛澤東》中寫道:“你是最了不起的,秦皇漢武,唐宗宋祖,全不在話下,談笑間,鐘山風雨一派豪情,你看重,戰(zhàn)地的黃花。”這首詩中的“你”就是毛澤東,他不但是偉大的政治家、軍事家、思想家,同時還是一位浪漫主義詩人。再由《沁園春雪》導入,引出話題:從詞牌介紹到內容,《雪》寫于1936.2,紅軍長征是一次大撤退,犧牲了很多革命戰(zhàn)士,處于革命低潮時期,這首詞可得出是革命低潮時期所寫的嗎?簡述《雪》的大致內容,可見氣魄非同一般,33歲的毛澤東又是如何?展示文章的寫作背景和毛澤東其人,展示《長沙》手跡,看著手跡聽錄音朗讀。
1、學生背誦《沁園春雪》
2、簡介背景其人后,學生談感受
3、展示書法后,從毛澤東的書法上看出他什么品質?
二、朗讀疏通、品評鑒賞
1、開頭三句,環(huán)境渲染,秋天寒意頓生,下面的情景可能會蒼涼,但讀后卻并無凄寒之感,秋雖肅殺,然心中一片豪情,反襯手法的運用。
2、“看”一直統(tǒng)領到“萬類霜天競自由”,描寫是記敘文的基本手法,這里寫得條理層次分明(寫作借鑒)有視角變化,物類變化,動靜結合。這么好的天地,誰是主人?“悵寥廓,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注:幾個字詞的.意思簡單提及)
3、下闕從眼前景到回憶往事,表達方式是敘述。先理順大意,抓住幾個關鍵字詞,如“來”“方”“激揚”“擊水”等。下闕從“憶”開始,回答上面“誰主沉浮”的問題,引出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的青年們。下闕的主要內涵,寫出了熱血青年的理想。
三、拓展:
1、古代文學作品有“春女怨”“秋士悲”的說法,如宋玉《九辨》“悲哉秋之為氣也,草木搖落而變衰”;杜甫《登高》“萬里悲秋常做客”;秋瑾“秋風秋雨愁煞人”等,問:這首詞中的秋景,與傳統(tǒng)的寫秋詩有何不同?
引導學生體悟文學作品情景交融的特點,王國維“以我觀物,物皆著我色”,這里的秋景與自己的感情交織。
四、小結 指板書簡要歸納小結
這首詞的上片記今游、獨游、以寫景為主,借景抒情;下片則憶昔游、群游,以敘事為主,融情入景。
附板書設計:
沁園春長沙
上闕
景 { 湘江北去……萬類霜天競自由 }生機勃勃之景
↓
情 { 悵寥廓,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 }濟世滄桑之情
下闕
憶 { 攜來百侶曾游…… 糞土當年萬戶侯 } 憶當年革命情景
↓
感 { 曾記否,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 } 感往昔壯志豪情
【設計理念】
毛澤東是新中國的締造者,偉大的軍事家、政治家、思想家,還是一位不同凡響的革命詩人。
伴隨著轟轟烈烈的革命生涯,毛澤東寫有波瀾壯闊、豪邁奔放的詩詞?!肚邎@春長沙》更是這樣的詩詞。
學生通過有感情的誦讀詩詞,細細品味詩句,把握詩詞的主旨,感受偉人筆下的壯麗的生機盎然的自然風光,領悟偉人的豪放樂觀情懷,燃燒自我青春之激情。
【教學目標】
1、反復誦讀中,教師引領學生品味詩詞,感受詩人偉大情懷。
2、聯(lián)系所學的內容,全方位理解毛澤東其人。
3、引領學生從詩詞中汲取信心和力量,豐富自我的人生。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過程】
賞風光
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走近偉人毛澤東,學習毛澤東的詞《沁園春長沙》(板書標題)毛澤東在馬背上“用平平仄仄的槍聲寫詩”,那么,偉人筆下的呈現(xiàn)的是怎樣的自然風光?請你用自己簡潔的語言來概括。
詞的上闋詩人從山上、江中、天空、水底選擇了幾種景物進行描寫,在詞人眼中的自然風光是這樣的:
“層林盡染”賦予大自然以丹青妙手的神奇,濃墨重彩,大筆揮灑,為我們描繪了一幅漫山遍野楓葉如丹的巨幅畫卷。“層林”之大,“染”化靜為動,極為宏偉。
“漫江碧透”,一個“碧”字寫出水的明凈可愛,而一個“透”字自上而下,化動為靜,拉長了景深。“百舸爭流”中的一個“爭”字顯現(xiàn)出場面之熱烈,,是千帆競發(fā),爭先恐后。“鷹擊長空,魚翔淺底”,一個“擊”字寫出鷹之姿態(tài)雄健,一個“翔”字寫出魚兒游動的輕盈,從容自如。“萬類霜天競自由”,寫出萬類的生氣和自由,更是詞人心中的無限感慨。
偉人遠眺近觀,仰望俯察,靜有紅山綠水,藍天紅葉,動有百舸千帆,飛鷹游魚,偉人眼中的自然風光可以概括為:風光絢麗,生機盎然。
板書設計
賞→看→風光絢麗生機盎然
小結:上闋寫景,景中寓情。紅色象征光明,楓林如火的意象寄寓詩人火熱的情懷,魚躍鷹飛,千帆競發(fā),是作者對自由解放的向往與追求。
識情懷
好詩不厭百回讀。有感情的朗讀全詞。朗讀能力高的學生朗讀,把握詞的感情脈搏;學生自由誦讀,體悟詞的主旨;學生朗讀成誦,認識毛澤東的偉大情懷。
這首詞寫出自然風光的壯美,抒發(fā)壯志豪情,注意把握作品感情基調,讀出雄健豪邁的氣勢。在理解上闋的基礎上,重點品味下闋詞意,認識毛澤東的偉大革命情懷。
全班討論,教師點撥:
“憶往昔崢嶸歲月稠”,以“崢嶸”形容歲月新穎、形象,將無形的歲月,化為一座座有形的山峰,給人以巍峨奇麗的美感;“崢嶸歲月”,就是風云變幻、激烈斗爭的戰(zhàn)斗生活。
“中流擊水,浪遏飛舟”則是一幅奮勇進擊、劈波斬浪的宏偉畫面,前面冠以“曾記否”三個字,是對同學的遙問,是深情的懷念,更是對包括詩人自己在內的一切革命者的激勵和鼓舞;在革命的大潮中,應當朝氣蓬勃、激流勇進,勇做革命的中流砥柱,擔當起領導革命的重任。
板書設計
識→憶→同學少年激情燃燒
小結:毛澤東回憶往昔同學少年以天下為己任,于崢嶸歲月中頑強斗爭,豪情萬丈,表現(xiàn)了偉人激昂人生,瀟灑豁達、豪放樂觀的人生情懷。
尋思想
豪放派的代表人物蘇東坡在《赤壁賦》中寫道:“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毛澤東就能夠游刃有余的把自然風光別樣呈現(xiàn),寫出的“聲”“色”別具一格,“自古英雄皆解詩”,同為英雄的毛澤東更能夠借詩解樂觀豪壯之情懷,寫出不同凡響的《沁園春長沙》。
那么,詩人的思想路程是什么樣呢?我們揭開歷史的面紗,走近偉人毛澤東的世界。
學生展示:
1、1911年到1925,毛澤東曾在長沙學習、工作、和從事革命活動。1925年,當時革命運動正蓬勃發(fā)展,“五卅運動”和“省港大罷工”相繼爆發(fā),湖南、廣州等地農民運動日益高漲。毛澤東直接領導了湖南的農民運動。同時,國共兩黨的統(tǒng)一戰(zhàn)線已經確立,國國民革命政府已經正式成立。這年秋天,毛澤東去廣州主持農民運動講習所,在長沙停留,重游橘子洲頭,潑墨揮毫,寫下震爍古今的《沁園春長沙》。
2、其實,毛澤東從一個農家子弟成長為中華民族的締造者,乃至是全世界矚目敬仰的一代偉人,早在他17歲的時候,一首《詠蛙》就是他英雄情懷的寫照。品讀《詠蛙》:
獨坐池塘如虎踞,綠楊樹下養(yǎng)精神。春來我不先開口,哪個蟲兒敢作聲。
3、走近另一首不同凡響的《沁園春雪》,我們不期有了另一種發(fā)現(xiàn):《沁園春長沙》一詞中,詞人還是人在景中,感嘆“萬類霜天競自由”,追憶“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而我們走近《沁園春雪》一詞里,詞人則是人在景上,俯視山川,氣沖霄漢,一掃當年的幾絲悵意。不再是“悵寥廓,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而是“欲與天公試比高”。當年的萬戶侯,早已不足掛齒。此時的詞人眼界更高,傲視群雄,就是秦皇漢武,唐宗宋祖,一代天驕,也已是“俱往矣”。
品讀《沁園春雪》:
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望長城內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頓失滔滔。山舞銀蛇,原馳臘象,欲與天公試比高。須晴日,看紅裝素裹,分外妖嬈。
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shù)英雄競折腰。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俱往矣,數(shù)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總結:通過我們的學習,我們了解了毛澤東神采飛揚,才華橫溢,“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書生意氣,揮斥方遒”,一句“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經過幾十年的風風雨雨、槍林彈雨,毛澤東已經成為有雄才大略、能夠獨步千古、世界矚目的偉人。我們從偉人的詞中賞到別樣的壯麗的自然風光,識得偉人青春之激情的燃燒,從而汲取奮發(fā)前行的信心和力量。
板書設計
賞→看→風光絢麗生機盎然→景語
識→憶→同學少年激情燃燒→情語
借景抒情:豪放樂觀瀟灑豁達
【教學反思】
《沁園春長沙》整首詞由景到情,由實到虛,由眼前的景追憶往昔的戰(zhàn)斗歲月,由自然情趣到人生哲理,層層推進,步步深入。這就是我的教學設計的宏觀依據(jù),本教學設計里設計的“賞風光”“識情懷”“尋理想”就是層層推進,步步深入的。
《沁園春長沙》是毛澤東的有名之作,也是一篇經典之作,從內容上,學生是不難理解的,在設計教學時,教師理應引導學生較全方位的全面的認識毛澤東,這就需要教師有效的指導,引領學生用他們已知的知識來驗證新知,很好的把握詩詞的主旨。
任何一篇文章都有其自身的特點,教師能夠做到的就是以文本為原點,延長文本的半徑,在文本內外獲得知識,積淀語文素養(yǎng),汲取生命力量。我們的語文教學不僅充滿詩意,更應有語文獨特的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