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2-23
2024-02-23
政治信仰黨員意識理論學(xué)習(xí)能力本領(lǐng)作用發(fā)揮紀律作風(fēng)【6篇】
2024-02-23
2024-02-23
2024-02-23
【628568.com--實用資料】
龍?zhí)ь^(農(nóng)歷二月二日),又稱春耕節(jié)、農(nóng)事節(jié)、青龍節(jié)、春龍節(jié)等,是中國民間傳統(tǒng)節(jié)日?;バ欧段木W(wǎng)今天為大家精心準備了關(guān)于二月二龍?zhí)ь^的習(xí)俗,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二月二龍?zhí)ь^有哪些習(xí)俗
祭社神
二月二既是龍?zhí)ь^節(jié)也是土地公的誕辰,“土地誕”也稱“社日節(jié)”。社日分為春社日和秋社日,古時春社是立春后第五個戊日,秋社是立秋后第五個戊日。古人認為土生萬物,土地神是廣為敬奉的神靈之一。人們認為土地公管理著五谷的生長和地方的平安,很多地方的百姓都在社日奉祀土地神。土地公又稱福德正神,在中國南方地區(qū),為給土地公公“暖壽”,有的地方有舉辦“土地會”的習(xí)俗:家家湊錢為土地神祝賀生日,到土地廟燒香祭祀,敲鑼鼓,放鞭炮。
吃龍食
二月二這天在飲食上也有一定的講究,北方百姓在這天飲食多以龍為名。吃春餅名曰“吃龍鱗”,吃面條名曰“吃龍須”,吃餛飩為“吃龍眼”,吃餃子則叫“吃龍耳”,面條、餛飩一塊煮叫做“龍拿珠”,吃蔥餅叫做“撕龍皮”。有些地方還有吃“龍眼”、“龍須”、“龍舌”、“龍耳”、“龍皮”、“龍子”、“龍蛋”以及吃春餅、吃豬頭肉的習(xí)俗。一切均取與龍有關(guān)的象征與寓意。這些都寄托了人們祈龍賜福的強烈愿望。
采龍氣
早上卯時,卯月的第一個卯日卯時,出門面向東方深吸氣,此為一吉。
剃龍頭
指二月初二理發(fā),兒童理發(fā),叫剃“喜頭”,借龍?zhí)ь^之吉時,保佑孩童健康成長,長大后出人頭地;大人理發(fā),辭舊迎新,希望帶來好運,新的一年順順利利。
起龍船
古時,龍?zhí)ь^節(jié)是祭祀龍神的日子,每年的這一天,人們都要到龍神廟或水畔焚香上供祭祀龍神,祈求龍神興云化雨,保佑一年五谷豐登。龍?zhí)ь^時節(jié)我國部分地區(qū)會有“起龍船”的活動,請龍出水,以及祈求事事順利的心愿。
使耕牛
“龍?zhí)ь^”也是農(nóng)村的農(nóng)事節(jié)。農(nóng)諺曰:“二月二龍?zhí)ь^,大家小戶使耕牛”。農(nóng)時春雨貴如油。倘春雨充沛,預(yù)示著一年的大豐收。
開筆寫字
相傳農(nóng)歷二月初三為文昌誕辰日,舊時這天讓孩子開筆寫字,取龍?zhí)ь^之吉兆,為孩子正衣冠、點朱砂啟蒙明智,寓意孩子眼明心明,祝愿孩子長大斷文識字。開筆禮是人生的第一次大禮,是中國傳統(tǒng)中對少兒開始識字習(xí)禮的啟蒙教育形式。
引田龍
每當(dāng)春龍節(jié)到來,我國部分地區(qū)在這天早晨家家戶戶打著燈籠到井邊或河邊挑水,回到家里便點燈、燒香、上供。舊時,人們把這種儀式叫做“引田龍”。引龍伏蟲的活動有很多,最有特點是撒灰。撒灰十分講究,灰多選用草木灰,人們自家門口以草木灰撒一條龍到河邊,再用谷糠撒一條龍引到家,意為送走懶(青)龍、引來錢(黃)龍,保佑人財兩旺;從臨街大門外一直撒到廚房灶間,并繞水缸一圈,叫做“引錢龍”;將草木灰撒于門口,攔門辟災(zāi);將草木灰撒于墻腳,呈龍蛇狀,以招福祥、避蟲害。陜西富縣一帶還流行撒灰圍莊墻外的做法,也是伏龍驅(qū)蟲的表現(xiàn)。
放龍燈
黃河三角洲及一些沿河地區(qū)還有”放龍燈“的習(xí)俗。不少人家用蘆葦或秫秸扎成小船,插上蠟燭或放上用蘿卜挖成的小油碗,待到傍晚時分,放到河里或灣里點燃,為龍照路。借此娛樂同時又傳遞一種美好的祝愿。
敲龍頭
東北部分地區(qū)在二月二早晨,以長竿擊打房梁,謂之”敲龍頭“。把龍喚醒,佑一方平安。大人小孩還念著:”二月二,龍?zhí)ь^,大倉滿,小倉流。“有的地方在院子里用灶灰撒一個個大圓圈,將五谷雜糧放于中間,稱作”打囤“或”填倉“,預(yù)祝當(dāng)年五谷豐登,倉囤盈滿。擊房梁就是用木棍或者竹竿敲擊房梁,以驚走蛇、蝎等毒蟲,毋使為害。有的地方流行敲擊炕沿,目的與敲擊房梁相同。
吃豬頭肉
二月初二吃豬頭肉也有說法。自古以來,供奉祭神總要用豬牛羊三牲,后來簡化為三牲之頭,豬頭即其中之一。如今就有一道名菜叫做“扒豬臉”,經(jīng)過選料、清洗、噴烤、洗泡、醬制等十二道步驟,歷經(jīng)十多個小時的烹飪,才能端上餐桌。“扒豬臉”有三種,一是原汁原味吃;二是蘸醬汁吃;三是卷煎餅吃。每一種吃法都有不同的滋味。
圍糧囤
我國北方廣泛的流傳著“二月二,龍?zhí)ь^;大倉滿,小倉流”的民諺。農(nóng)歷二月初二清晨,北方很多地區(qū)的村民早早起床,家庭主婦從自家鍋灶底下掏一筐燒柴禾余下的草木灰,拿一把小鐵鏟子鏟些草木灰,人走手搖,在地上畫出一個個圓來。圍倉的圓圈,大套小,少則三圈,多則五圈,圍單不圍雙。圍好倉后,把家中的糧食虔誠地放在倉的中間,還有意撒在倉的外圍,象征當(dāng)年的大豐收。
熏蟲
古代將自然界中的生物分成毛蟲、羽蟲、介蟲、鱗蟲、人類五大類。毛蟲指披毛獸類,羽蟲指鳥類,介蟲指帶甲殼類,鱗蟲指有鱗之魚和帶翅昆蟲類。龍是鱗蟲之長,龍出則百蟲伏藏。二月初二正是驚蟄前后,百蟲萌動,疾病易生,蟲害也是莊稼的天敵,因此人們引龍伏蟲,希望借龍威鎮(zhèn)伏百蟲,保佑人畜平安,五谷豐登。進入農(nóng)歷二月,天氣漸暖,各種昆蟲開始活動,有些昆蟲對人的健康是有害的,所以二月二這一天,人們紛紛攤烙煎餅、燃燒熏香,希望憑借煙氣驅(qū)走毒蟲。
二月二龍?zhí)ь^的習(xí)俗:
婦女不能做針線活
婦女們在這一天不能做針線活,因為蒼龍在這一天要抬頭觀望天下,使用針會刺傷龍的眼睛。婦女起床前,先念“二月二,龍?zhí)ь^,龍不抬頭我抬頭”。
熏蟲、擊房梁
進入農(nóng)歷二月,天氣漸暖,各種昆蟲開始活動,有些昆蟲對人的健康是有害的,所以二月二這一天,人們紛紛攤烙煎餅、燃燒熏香,希望憑借煙氣驅(qū)走毒蟲。
其次就是用木棍或者竹竿敲擊房梁,以驚走蛇、蝎等毒蟲,毋使為害。有的地方流行敲擊炕沿,目的與敲擊房梁相同。
理發(fā)
據(jù)說,清順治元年(1644年)4月,清軍打敗李自成進入山海關(guān)的第一天,也下達了“剃頭令”。漢族人不愿服從,但又不能為此丟了腦袋,就約定正月不剃頭。因為正月是一年之始,正月不剃頭,就表示一年沒有剃頭,以此來表達人們的思舊之情,稱之為“正月不剃頭,思舊”。后來就演變出“正月剃頭,死舅”的說法。此說法雖很荒謬,但影響卻極深,因此,在春節(jié)前無論多忙,人們都要抽出空來理一次發(fā),然后就要一直等到“龍?zhí)ь^”的日子了。二月二理發(fā),俗稱“剃龍頭”,據(jù)說可以帶來一年的好運。
當(dāng)然,由于地域不同,各地風(fēng)俗也各有差異。二月初二與“龍?zhí)ь^”相關(guān)的的習(xí)俗還有很多,除上面習(xí)俗以外還有祭龍、吃蝎豆、撒灰等等,但不論哪種方式,它都是人們寄托生存希望的活動,大地回春,萬物復(fù)蘇,農(nóng)耕在即,一切都是新的開始。
二月二龍?zhí)ь^的食俗:
二月二吃什么“龍耳”(餃子)
餃子有的形似元寶,有的形似耳朵,龍?zhí)ь^這天吃餃子稱之為“食龍耳”。“舒服不如倒著,好吃不如餃子”,舊時,餃子是不易吃到的,過年過節(jié)吃到的也多是缺油少肉的餃子,只有一點肉味兒來解饞。如今的餃子餡料不一而足,從素菜、雞蛋到豬、雞、魚、蝦等各種肉類,幾乎沒有不能包進餃子里的食材。在“龍?zhí)ь^”這天,講究吃“肉菜餃子”,即餡中有肉又有菜,取“肉菜”之諧音“有財”,寄語新年財源滾滾之意。
二月二吃什么“龍膽”(炸油糕)
在北京、天津等一些地區(qū),人們有在春龍節(jié)這天吃油炸糕的習(xí)俗,稱之“食龍膽”。油炸糕色澤金黃,被稱作龍膽是很形象的。做法是把黍子碾成黃米,再把黃米磨成面,即成黃米面,由黃米面做成的黃米糕具有“黃、軟、筋、香”四大特點,吃的方法有兩種,一是“素糕”,二是“油炸糕”。油炸糕則比較講究,大同的油炸糕具有個兒小、皮兒薄、花樣多三個特點,其花樣品種分豆餡、糖餡、菜餡三種。豆餡有小豆、豇豆、扁豆、蕓豆四種;糖餡有紅糖、白糖兩種,另外各加青紅絲、玫瑰、核桃仁、果脯等;菜餡有綠豆芽、山藥、胡蘿卜餡;有地皮菜、豆腐干、山藥餡;有山藥、苦菜、韭菜餡。無論是哪種餡的油糕,吃進來都是里香外脆,膾炙人口。
二月二吃什么“龍鱗”(春餅)
吃春餅叫做“吃龍鱗”是很形象的,一個比手掌大的春餅就像一片龍鱗。春餅有韌性,內(nèi)卷很多菜。如醬肉、肘子、熏雞、醬鴨等,用刀切成細絲,配幾種家常炒菜如肉絲炒韭芽、肉絲炒菠菜、醋烹綠豆芽、素炒粉絲、攤雞蛋等,一起卷進春餅里,蘸著細蔥絲和淋上香油的面醬吃,真是鮮香爽口。吃春餅時,全家圍坐一起,把烙好的春餅放在蒸鍋里,隨吃隨拿,熱熱乎乎,歡歡樂樂。
二月二吃什么“龍須”(面條)
“龍須面”是我國北方傳統(tǒng)風(fēng)味筵席面點品種之一,由山東抻面演變而來,至今已有300多年的歷史。相傳明代御膳房里有位廚師,在立春當(dāng)日,做了一種細如發(fā)絲的面條,宛如龍須,皇帝胃口大開,龍顏大悅,贊不絕口。從此,這種炸制的細點便成了一種非常時尚的點心。二月二食龍須面有“順順溜溜、順心如意”的美好寓意。
二月二吃什么爆米花
相傳武則天當(dāng)了皇帝,玉帝便下令三年內(nèi)不許向人間降雨。但司掌天河的玉龍不忍百姓受災(zāi)挨餓,偷偷降了一場大雨,玉帝得知后,將司掌天河的玉龍打下天宮,壓在一座大山下面。山下還立了一塊碑,上寫道:“龍王降雨犯天規(guī),當(dāng)受人間千秋罪。要想重登凌霄閣,除非金豆開花時。”人們?yōu)榱苏三埻?,到處尋找開花的金豆。到了第二年二月初二這一天,人們正在翻曬金黃的玉米種子時,猛然想起,這玉米就像金豆,炒開了花,不就是金豆開花嗎?于是家家戶戶爆玉米花,并在院里設(shè)案焚香,供上“開花的金豆”,專讓龍王和玉帝看見。龍王知道這是百姓在救它,就大聲向玉帝喊道:“金豆開花了,放我出去!”玉帝一看人間家家戶戶院里金豆花開放,只好傳諭,召龍王回到天庭,繼續(xù)給人間興云布雨。從此以后,民間形成了習(xí)俗,每到二月初二這一天,人們就爆玉米花,也有炒黃豆的。
二月二吃什么豬頭肉
自古以來,供奉祭神總要用豬牛羊三牲,后來簡化為三牲之頭,豬頭即其中之一。另據(jù)宋代的“仇池筆記”記錄的一個故事:王中令平定巴蜀之后,甚感饑餓,于是闖入一鄉(xiāng)村小廟,卻遇上了一個喝得醉醺醺的和尚,王中令大怒,欲斬之,哪知和尚全無懼色,王中令很奇怪,轉(zhuǎn)而向他討食,不多時和尚獻上了一盤“蒸豬頭”并為此賦詩曰:“嘴長毛短淺含膘,久向山中食藥苗。蒸時已將蕉葉裹,熟時兼用杏槳澆。紅鮮雅稱金盤汀,熟軟真堪玉箸挑。若無毛根來比并,氈根自合吃藤條。”王中令吃著蒸豬頭,聽著風(fēng)趣別致的“豬頭詩”甚是高興,于是,封那和尚為“紫衣法師”??雌饋碡i頭還真是一道佳肴呢,而且也是轉(zhuǎn)危為安平步青云的吉祥標志。如今就有一道名菜叫做“扒豬臉”,經(jīng)過選料、清洗、噴烤、洗泡、醬制等十二道步驟,歷經(jīng)十多個小時的烹飪,才能端上餐桌。“扒豬臉”有三種,一是原汁原味吃;二是蘸醬汁吃;三是卷煎餅吃。每一種吃法都有不同的'滋味。“扒豬臉”肥而不膩、肉骨分離、糯香可口,給現(xiàn)代人帶來了美容、健腦的效果。“二月二”吃現(xiàn)代“扒豬臉”,回味古代的餐飲歷史,真是一種當(dāng)代與歷史交融的完美體驗。
附:二月二吃芥菜飯的傳說
溫州這里流行吃芥菜飯,據(jù)說,這個習(xí)俗還有一段有趣的傳說。
一天,乾隆皇帝微服察訪民情,到浙南一農(nóng)戶家中,發(fā)現(xiàn)一名飽讀詩書的青年張某因家境貧困,無法進京赴考,只得在家苦讀詩書。張某熱情好客,請乾隆皇帝吃頓便飯。正當(dāng)準備做飯時,張某發(fā)現(xiàn)米缸里的米不夠吃,又沒菜肴。張某臨機一動,計上心來。叫其妻先準備開火,自己從后門出去到菜園里剝來一把碧綠幼嫩的芥菜,加點佐料,煮成一鍋綠中夾白的芥菜飯。乾隆皇帝平時吃慣了山珍海味,生猛海鮮,且時至晌午,早已饑腸轆轆,一聞到這芳香撲鼻的芥菜飯,食欲大增,吃得津津有味,并贊不絕口,連問這綠里夾白的飯是怎么做的。張妻答道:“這叫芥菜飯,吃了不會生疥瘡。”
這天,剛巧是農(nóng)歷二月初二,二月二吃芥菜飯的習(xí)俗便從此傳了下來。
龍?zhí)ь^簡介
龍?zhí)ь^(農(nóng)歷二月二日),又稱春耕節(jié)、農(nóng)事節(jié)、青龍節(jié)、春龍節(jié)等,是中國民間傳統(tǒng)節(jié)日。“龍”指的是二十八宿中的東方蒼龍七宿星象,每歲仲春卯月(斗指正東)之初,“龍角星”就從東方地平線上升起,故稱“龍?zhí)ь^”。龍?zhí)ь^日在仲春卯月初,“卯”五行屬木,卦象為“震”;九二在臨卦互震里,表示龍離開了潛伏的狀態(tài),已出現(xiàn)于地表上,嶄露頭角,為生發(fā)之大象。在農(nóng)耕文化中,“龍?zhí)ь^”標示著陽氣生發(fā),雨水增多,萬物生機盎然,春耕由此開始。自古以來人們亦將龍?zhí)ь^日作為一個祈求風(fēng)調(diào)雨順、驅(qū)邪攘災(zāi)、納祥轉(zhuǎn)運的日子。
“龍?zhí)ь^”源于自然天象崇拜,與上古時代人們對星辰運行的認識以及農(nóng)耕文化有關(guān)。“龍?zhí)ь^”雖有著久遠的歷史源頭,但成為全國性節(jié)日并出現(xiàn)在文獻上記載是在元代之后。“龍?zhí)ь^”相關(guān)的活動很多,但不論哪種方式,均圍繞美好的龍神信仰而展開,它是人們寄托生存希望的活動。就全國而言,由于地域不同,各地風(fēng)俗也各有差異。
龍是神話里生活于大海中的神異生物,司掌行云布雨,常用來象征祥瑞。自古以來,人們在仲春“龍?zhí)ь^”這天敬龍慶賀,以祈龍消災(zāi)賜福、風(fēng)調(diào)雨順、五谷豐登。農(nóng)歷“二月二”,既是“龍?zhí)ь^節(jié)”,又是土地神誕辰“社日節(jié)”。由于節(jié)期重疊,南方部分地區(qū)“二月二”既有龍?zhí)ь^節(jié)習(xí)俗又有祭社習(xí)俗,如在浙江、福建、廣東、廣西等地區(qū),“二月二”(古時為立春后第五個戊日)多以祭社(土地神)為主,祭龍多在“龍飛天”的端陽。
二月二龍?zhí)ь^都有哪些習(xí)俗
農(nóng)耕:二月二,龍?zhí)ь^,大家小戶使耕牛
“二月二”也是農(nóng)村的農(nóng)事節(jié)。人們選擇在“春龍節(jié)”這個祥瑞的日子,拉開一年農(nóng)事活動的序幕,比如“二月二,龍?zhí)ь^,莊稼院,盼豐收”,“二月二,龍?zhí)ь^,大家小戶使耕牛”,這些民諺都形象地描繪了人勤春早、生機勃勃的農(nóng)耕畫卷。
打囤:二月二,龍?zhí)ь^,大囤尖,小囤流
撒灰圍囤是我國民間二月二的一個傳統(tǒng)習(xí)俗。早起,家里主事的人帶著家人在院里撒灰圍囤,囤的中心埋上五谷雜糧,預(yù)示來年五谷豐登,是農(nóng)家對新的一年能有個五谷豐登的企盼與祈禱。
引龍:二月都城春動野,引龍灰向銀床畫
引龍,又稱“引錢龍”“引龍?zhí)顐}”,從前流行比較普遍,現(xiàn)在多已被打灰囤之類代替。元代歐陽玄功的《漁家傲》詞中有“二月都城春動野,引龍灰向銀床畫”之句,后一般人們是把灰從大門外蜿蜒撒入廚房,然后圍水缸一周,謂之龍,也有用糠撒到井,再用灰由井撒入室的。引龍的目的,一說是增加財富,故謂引錢龍;一說是龍?zhí)ь^后,各種害蟲就不敢出來。
二月二
驅(qū)蟲:二月二,照房梁,蝎子蜈蚣無處藏
春天來了,蟄伏一冬的害蟲開始活動,老百姓要在這天驅(qū)除害蟲。點著蠟燭照著房梁和墻壁,口中念念有詞“二月二,照房梁,蝎子蜈蚣無處藏”,用棍棒、掃帚或者鞋子敲打梁頭、墻壁、門戶、床炕等象征手段,驅(qū)除蛇蝎、蚰蜒、老鼠等害蟲。
理發(fā):二月二,剃龍頭,一年都有精神頭
民間認為二月二是蟄龍升天的日子,在這一天“剃龍頭”,會使人鴻運當(dāng)頭、福星高照。因此,民諺也有“二月二剃龍頭,一年都有精神頭”的說法。孩子理發(fā),叫“剃喜頭”,保佑孩子健康成長,長大后出人頭地;大人理發(fā),叫“剃龍頭”,辭舊迎新,希望帶來好運。
回娘家:二月二,接寶貝兒,接不來,掉眼淚兒
正月新娘不回門,媳婦不走娘家,所以到了二月二,各家都接女兒回娘家。我國民間有“二月二,接寶貝兒,接不來,掉眼淚兒”的民謠,表現(xiàn)出父母盼女歸的心態(tài)。
二月二
二月二龍?zhí)ь^習(xí)俗都有什么
祭社神
二月二既是龍?zhí)ь^節(jié)也是土地公的誕辰,“土地誕”也稱“社日節(jié)”。社日分為春社日和秋社日,古時春社是立春后第五個戊日,秋社是立秋后第五個戊日。古人認為土生萬物,土地神是廣為敬奉的神靈之一。人們認為土地公管理著五谷的生長和地方的平安,很多地方的百姓都在社日奉祀土地神。土地公又稱福德正神,在中國南方地區(qū),為給土地公公“暖壽”,有的地方有舉辦“土地會”的習(xí)俗:家家湊錢為土地神祝賀生日,到土地廟燒香祭祀,敲鑼鼓,放鞭炮。
吃龍食
二月二這天在飲食上也有一定的講究,北方百姓在這天飲食多以龍為名。吃春餅名曰“吃龍鱗”,吃面條名曰“吃龍須”,吃餛飩為“吃龍眼”,吃餃子則叫“吃龍耳”,面條、餛飩一塊煮叫做“龍拿珠”,吃蔥餅叫做“撕龍皮”。有些地方還有吃“龍眼”、“龍須”、“龍舌”、“龍耳”、“龍皮”、“龍子”、“龍蛋”以及吃春餅、吃豬頭肉的習(xí)俗。一切均取與龍有關(guān)的象征與寓意。這些都寄托了人們祈龍賜福的強烈愿望。
采龍氣
早上卯時,卯月的第一個卯日卯時,出門面向東方深吸氣,此為一吉。
剃龍頭
指二月初二理發(fā),兒童理發(fā),叫剃“喜頭”,借龍?zhí)ь^之吉時,保佑孩童健康成長,長大后出人頭地;大人理發(fā),辭舊迎新,希望帶來好運,新的一年順順利利。
起龍船
古時,龍?zhí)ь^節(jié)是祭祀龍神的日子,每年的這一天,人們都要到龍神廟或水畔焚香上供祭祀龍神,祈求龍神興云化雨,保佑一年五谷豐登。龍?zhí)ь^時節(jié)我國部分地區(qū)會有“起龍船”的活動,請龍出水,以及祈求事事順利的心愿。
使耕牛
“龍?zhí)ь^”也是農(nóng)村的農(nóng)事節(jié)。農(nóng)諺曰:“二月二龍?zhí)ь^,大家小戶使耕牛”。農(nóng)時春雨貴如油。倘春雨充沛,預(yù)示著一年的大豐收。
開筆寫字
相傳農(nóng)歷二月初三為文昌誕辰日,舊時這天讓孩子開筆寫字,取龍?zhí)ь^之吉兆,為孩子正衣冠、點朱砂啟蒙明智,寓意孩子眼明心明,祝愿孩子長大斷文識字。開筆禮是人生的第一次大禮,是中國傳統(tǒng)中對少兒開始識字習(xí)
引田龍
每當(dāng)春龍節(jié)到來,我國部分地區(qū)在這天早晨家家戶戶打著燈籠到井邊或河邊挑水,回到家里便點燈、燒香、上供。舊時,人們把這種儀式叫做“引田龍”。引龍伏蟲的活動有很多,最有特點是撒灰。撒灰十分講究,灰多選用草木灰,人們自家門口以草木灰撒一條龍到河邊,再用谷糠撒一條龍引到家,意為送走懶(青)龍、引來錢(黃)龍,保佑人財兩旺;從臨街大門外一直撒到廚房灶間,并繞水缸一圈,叫做“引錢龍”;將草木灰撒于門口,攔門辟災(zāi);將草木灰撒于墻腳,呈龍蛇狀,以招福祥、避蟲害。陜西富縣一帶還流行撒灰圍莊墻外的做法,也是伏龍驅(qū)蟲的表現(xiàn)。
放龍燈
黃河三角洲及一些沿河地區(qū)還有”放龍燈“的習(xí)俗。不少人家用蘆葦或秫秸扎成小船,插上蠟燭或放上用蘿卜挖成的小油碗,待到傍晚時分,放到河里或灣里點燃,為龍照路。借此娛樂同時又傳遞一種美好的祝愿。
敲龍頭
東北部分地區(qū)在二月二早晨,以長竿擊打房梁,謂之”敲龍頭“。把龍喚醒,佑一方平安。大人小孩還念著:”二月二,龍?zhí)ь^,大倉滿,小倉流。“有的地方在院子里用灶灰撒一個個大圓圈,將五谷雜糧放于中間,稱作”打囤“或”填倉“,預(yù)祝當(dāng)年五谷豐登,倉囤盈滿。擊房梁就是用木棍或者竹竿敲擊房梁,以驚走蛇、蝎等毒蟲,毋使為害。有的地方流行敲擊炕沿,目的與敲擊房梁相同。
【關(guān)于二月二龍?zhí)ь^的習(xí)俗】相關(guān)文章:
1、三八婦女節(jié)習(xí)俗日記:國際勞動婦女節(jié)